贡献者: addis
我们现在考虑两个仅受相互作用的质点 $A$ 和 $B$,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_A$ 和 $m_B$。由于不受系统外力,在任何惯性系中它们的质心都会做匀速直线运动(式 2 )。所以系统的质心参考系(子节 1 )是一个惯性系,以下我们选取质心参考系,系统的质心将一直处于原点。
现在定义它们的相对位矢(也叫相对坐标)为点 $A$ 指向点 $B$ 的矢量
\begin{equation}
\boldsymbol{\mathbf{R}} = \boldsymbol{\mathbf{r}} _B - \boldsymbol{\mathbf{r}} _A~,
\end{equation}
且定义
相对速度和
相对加速度分别为 $ \boldsymbol{\mathbf{R}} $ 关于时间的导数 $\dot{ \boldsymbol{\mathbf{R}} }$ 和二阶导数 $\ddot{ \boldsymbol{\mathbf{R}} }$。
在质心系中观察,两质点的位矢 $ \boldsymbol{\mathbf{r}} _A$ 和 $ \boldsymbol{\mathbf{r}} _B$ 满足(
式 1 )
\begin{equation}
m_A \boldsymbol{\mathbf{r}} _A + m_B \boldsymbol{\mathbf{r}} _B = \boldsymbol{\mathbf{0}} ~.
\end{equation}
联立
式 1 和
式 2 可以发现在质心系中 $ \boldsymbol{\mathbf{R}} , \boldsymbol{\mathbf{r}} _A, \boldsymbol{\mathbf{r}} _B$ 间始终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共线且模长比例固定),所以质心系中不受外力的二体系统只有三个
自由度
\begin{equation}
\boldsymbol{\mathbf{r}} _A = \frac{-m_B}{m_A + m_B} \boldsymbol{\mathbf{R}} ~,\qquad
\boldsymbol{\mathbf{r}} _B = \frac{m_A}{m_A + m_B} \boldsymbol{\mathbf{R}} ~.
\end{equation}
1. 运动方程
现在令质点 $A$ 对 $B$ 的作用力为 $ \boldsymbol{\mathbf{F}} $(与 $ \boldsymbol{\mathbf{R}} $ 同向),则由牛顿第三定律,$B$ 对 $A$ 有反作用力 $- \boldsymbol{\mathbf{F}} $。两质点加速度分别为(牛顿第二定律)$ \boldsymbol{\mathbf{a}} _A = - \boldsymbol{\mathbf{F}} /m_A$,$ \boldsymbol{\mathbf{a}} _B = \boldsymbol{\mathbf{F}} /m_B$。所以相对加速度为
\begin{equation}
\ddot{ \boldsymbol{\mathbf{R}} } = \ddot{ \boldsymbol{\mathbf{r}} }_B - \ddot{ \boldsymbol{\mathbf{r}} }_A = \frac{m_A+m_B}{m_Am_B} \boldsymbol{\mathbf{F}} ~.
\end{equation}
若定义两质点的
约化质量(reduced mass)为
\begin{equation}
\mu = \frac{m_A m_B}{m_A + m_B}~,
\end{equation}
且将上式两边同乘约化质量,我们得到相对位矢的牛顿第二定律
\begin{equation}
\boldsymbol{\mathbf{F}} = \mu\ddot{ \boldsymbol{\mathbf{R}} }~.
\end{equation}
也就是说,在质心系中使用相对位矢,二体系统的运动规律就相当于单个质量为 $\mu$,位矢为 $ \boldsymbol{\mathbf{R}} $ 的质点的运动规律,我们姑且将其称为
等效质点。而 $A$ 对 $B$ 的作用力可以看成等效质点的受力。
例 1 两天体圆周运动
令质量分别为 $m_1$ 和 $m_2$ 的天体距离为 $R$,在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质心做圆周运动,求角速度 $\omega$。
解:两天体之间的引力大小为(式 1 )
\begin{equation}
F = \frac{Gm_1m_2}{R^2}~.
\end{equation}
如果不使用等效质点的概念,我们可以先用
式 3 得到两个天体做圆周运动的半径,然后再令引力等于其中一个天体的
向心力
\begin{equation}
F = m_1 \omega^2 r_1~.
\end{equation}
也可以不求 $r_1, r_2$,直接使用等效天体的圆周运动向心力
\begin{equation}
F = \mu \omega^2 R~,
\end{equation}
易得以上两式是等效的,解得
\begin{equation}
\omega = \sqrt{\frac{G(m_1 + m_2)}{R^3}}~.
\end{equation}
2. 机械能
再来看系统的动能。令 $ \boldsymbol{\mathbf{v}} = \dot { \boldsymbol{\mathbf{R}} }$,使用式 3 把系统在质心系中的总动能用相对位矢表示得
\begin{equation}
E_k = \frac12 (m_A \dot{ \boldsymbol{\mathbf{r}} }_A^2 + m_B \dot{ \boldsymbol{\mathbf{r}} }_B^2) = \frac12 \frac{m_A m_B}{m_A + m_B} { \boldsymbol{\mathbf{v}} }^2 = \frac12 \mu { \boldsymbol{\mathbf{v}} }^2~,
\end{equation}
这恰好是等效质点动能。
若两质点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只是二者距离 $R = \left\lvert \boldsymbol{\mathbf{R}} \right\rvert $ 的函数,我们可以用一个标量函数 $F(R)$ 来表示力与距离的关系,即
\begin{equation}
\boldsymbol{\mathbf{F}} ( \boldsymbol{\mathbf{R}} ) = F(R) \hat{\boldsymbol{\mathbf{R}}} ~.
\end{equation}
注意 $F(R)>0$ 时两质点存在斥力,$F(R)<0$ 时存在引力。
根据 “势能” 中的式 20 ,我们可以定义势能函数 $V(R)$ 为 $F(R)$ 的一个负原函数。现在写出二体系统在质心系中的机械能为
\begin{equation}
E = \frac12 \mu \dot{ \boldsymbol{\mathbf{R}} }^2 + V(R)~.
\end{equation}
由于系统不受外力,机械能守恒。
3. 动量守恒
在质心系中,两质点的总动量恒为零,动量守恒(式 2 )。令它们的动量分别为 $ \boldsymbol{\mathbf{p}} _A$ 和 $ \boldsymbol{\mathbf{p}} _B$,有
\begin{equation}
\boldsymbol{\mathbf{p}} _B = m_B \dot { \boldsymbol{\mathbf{r}} }_B = \mu \boldsymbol{\mathbf{v}} ~,
\end{equation}
令等效质点的动量为 $ \boldsymbol{\mathbf{p}} = \mu \boldsymbol{\mathbf{v}} $,则
\begin{equation}
\boldsymbol{\mathbf{p}} = \boldsymbol{\mathbf{p}} _B = - \boldsymbol{\mathbf{p}} _A~.
\end{equation}
即等效质点的动量等于质点 $B$ 的动量或质点 $A$ 动量的逆矢量。
4. 角动量守恒
由式 15 可得二体系统总角动量为
\begin{equation}
\boldsymbol{\mathbf{L}} = \boldsymbol{\mathbf{r}} _A \boldsymbol\times \boldsymbol{\mathbf{p}} _A + \boldsymbol{\mathbf{r}} _B \boldsymbol\times \boldsymbol{\mathbf{p}} _B
= \boldsymbol{\mathbf{R}} \boldsymbol\times \boldsymbol{\mathbf{p}} ~.
\end{equation}
即二体系统的总角动量等于等效质点的角动量。
如果两个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沿它们连线的方向,那么所有两个力都经过质心,即都不受任何力矩,所以系统角动量守恒。
致读者: 小时百科一直以来坚持所有内容免费无广告,这导致我们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 长此以往很可能会最终导致我们不得不选择大量广告以及内容付费等。 因此,我们请求广大读者
热心打赏 ,使网站得以健康发展。 如果看到这条信息的每位读者能慷慨打赏 20 元,我们一周就能脱离亏损, 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向所有读者继续免费提供优质内容。 但遗憾的是只有不到 1% 的读者愿意捐款, 他们的付出帮助了 99% 的读者免费获取知识, 我们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