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者: JierPeter; addis
预备知识 1 经典力学,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力学)
本文中,$\hbar=c=1$。
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量子力学)的例 2 和例 3 中,我们不加证明地给出了动量、能量(哈密顿)、角动量算符在给定表象下的形式,相当于进行了定义。本文将讨论如何从经典力学中导出这几个算符的定义。
1. 无穷小算符
考虑无穷小算符总是有益的,因为就是微分线性近似,而线性的东西很简单。
如果要求一个算符在自变量(比如时间)趋于 $0$ 的时候趋于恒等算符,即连续性,那么对于无穷小自变量 $\varepsilon$ 后,这个算符总可以写为
\begin{equation}
U(\varepsilon) = 1- \mathrm{i} G\varepsilon~,
\end{equation}
我们称 $G$ 是 $U$ 的生成元。
厄米与幺正
当 $G$ 是一个厄米算符时,有
\begin{equation}
U^{\dagger}(\varepsilon)U(\varepsilon) = (1- \mathrm{i} G\varepsilon)(1+ \mathrm{i} G\varepsilon) = 1+o(\varepsilon)~,
\end{equation}
其中 $o(\varepsilon)$ 表示比 $\varepsilon$ 更高阶的无穷小。
因此,$G$ 是厄米算符 $\implies$ $U(\varepsilon)$ 是幺正算符。
量子态归一化要求可观测量是幺正的,因此可观测量的生成元应该是厄米算符。
由无穷小算符得出任意算符
如果要求算符满足 $U(t_1)U(t_2)=U(t_1+t_2)$,那么可以从无穷小算符得出任意情况的算符: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U(t) &= \lim_{n\to\infty} U(\frac{t}{n})^n\\
&= \lim_{n\to\infty} \left(1- \mathrm{i} G\frac{t}{n} \right) ^n\\
&= \exp \left(- \mathrm{i} G t \right) ~.
\end{aligned}
\end{equation}
2. 位置算符
位置算符的本征矢都是位置精确给定的态,本征值即对应的位置,因此位置算符是 $x_0$ 或 $ \boldsymbol{\mathbf{x}} _0$,即空间坐标。
位置表象下,位置算符的表示为
\begin{equation}
\left\{\begin{aligned}
\left\langle x_0 \right\rvert x_0 &= x_0\qquad\text{一维情况}\\
\left\langle \boldsymbol{\mathbf{x}} _0 \right\rvert \boldsymbol{\mathbf{x}} _0&= \boldsymbol{\mathbf{x}} _0\qquad\text{三维情况}
\end{aligned}\right. ~.
\end{equation}
未完成:动量表象下的位置算符由傅里叶变换给出。
3. 动量算符
由经典力学,动量是平移生成元,式 1 中的 $G$ 应是动量算符。
显然,动量表象下的动量算符就是 $p$ 或 $ \boldsymbol{\mathbf{p}} $,这和位置算符的情况一致。
又由式 2 ,可知位置表象下一维无穷小平移算符为
\begin{equation}
\left\langle x \right\rvert P( \,\mathrm{d}{x} ) = \exp\left(- \,\mathrm{d}{x} \cdot \partial_x\right) = 1- \,\mathrm{d}{x} \partial_x~.
\end{equation}
代回式 1 ,注意 $P( \,\mathrm{d}{x} )$ 相当于 $U(\varepsilon)$,即可得到一维动量算符:
\begin{equation}
p = - \mathrm{i} \partial_x~.
\end{equation}
三维情况类似可得
\begin{equation}
\hat{\boldsymbol{\mathbf{p}}} = - \mathrm{i} \nabla~.
\end{equation}
4. 哈密顿算符
哈密顿算符 $H$ 即能量算符,较为特殊,取决于我们希望将量子力学应用在什么背景下。
对于经典量子力学,我们考虑的背景是经典力学,因此用经典的能量关系
\begin{equation}
E=\frac{p^2}{2m}+V~.
\end{equation}
来定义哈密顿算子,此时有
\begin{equation}
\left\langle x \right\rvert H = \left\{\begin{aligned}
&\frac{-\partial_x^2}{2m}+V\qquad\text{一维情况}\\
&\frac{-\nabla^2}{2m}+V\qquad\text{三维情况}
\end{aligned}\right. ~.
\end{equation}
如果使用狭义相对论的能量关系
\begin{equation}
E^2 = p^2+m^2~,
\end{equation}
那么可以得到哈密顿算子的平方
\begin{equation}
\left\langle x \right\rvert H^2 = \left\{\begin{aligned}
-\partial_x^2&+m^2\qquad\text{一维情况}\\
-\nabla^2&+m^2\qquad\text{三维情况}
\end{aligned}\right. ~.
\end{equation}
由此可以把薛定谔方程调整为
Klein-Gordon 方程。
Klein-Gordon 方程是平方形式,并不协变,且有负能量和负概率密度的问题1,因此狄拉克(Dirac)想办法把式 11 取了平方根,得到狄拉克方程。
5. 角动量算符
角动量算符和经典力学有所不同。经典力学中的角动量对应的是量子力学中的空间角动量算符,是空间转动的生成元。但量子力学中还有自旋角动量的概念,是自旋态空间中的转动的生成元。自旋为 $1/2$ 的系统使用一个二维态空间,自旋为 $1$ 的系统使用一个三维态空间,诸如此类。
经典力学中的空间,可以视为量子力学中位置态的态空间,因此我们可以把自旋态空间和位置态空间合并(取直积)为一个 “总空间”,以全面描述量子态的角动量。
给定一个空间转动 $R$,规定它与一个总空间中的转动算符相联系2:
\begin{equation}
R\to \mathfrak{D}(R)~,
\end{equation}
并规定这是一个
群同态。
空间角动量算符
空间角动量算符完全依照经典力学的方式来定义,可参见轨道角动量(量子力学)。
无穷小转动与总角动量算符
在总空间中,一个无穷小转动为
\begin{equation}
R( \,\mathrm{d}{\phi} , k) = 1- \mathrm{i} J_k \,\mathrm{d}{\phi} ~.
\end{equation}
其中 $k$ 是所绕的轴,$ \,\mathrm{d}{\phi} $ 是无穷小的转动角度。
更一般地说,空间中绕着单位矢量 $ \hat{\boldsymbol{\mathbf{n}}} $、角度为无穷小量 $ \,\mathrm{d}{\phi} $ 的转动被映射为态空间中的算符
\begin{equation}
\mathfrak{D}( \hat{\boldsymbol{\mathbf{n}}} , \,\mathrm{d}{\phi} ) = 1- \mathrm{i} ( \boldsymbol{\mathbf{J}} \cdot \hat{\boldsymbol{\mathbf{n}}} ) \,\mathrm{d}{\phi} ~.
\end{equation}
按照 “角动量是转动生成元” 的思想,$J_k= \boldsymbol{\mathbf{J}} \cdot \hat{\boldsymbol{\mathbf{k}}} $ 应该是关于 $k$ 轴的角动量算符。
6. 时间演化算符
时间演化算符的生成元是哈密顿算符 $H$,因此时间演化算符为
\begin{equation}
\mathcal{U}(t) = \exp \left(- \mathrm{i} H t \right) ~.
\end{equation}
时间演化算符的详细讨论请参见时间演化算符(量子力学),其应用可参见路径积分(量子力学)、传播子(量子力学)等。
1. ^ 一说负概率密度可以解释为粒子的荷,如电荷。
2. ^ 这里 $\mathfrak{D}$ 是沿用了 [1] 的习惯,字母 $D$ 代表德语的 “转动”(Drehung)。
[1] ^ J.J. Sakurai. Modern Quantum Mechanics Revised Edition
致读者: 小时百科一直以来坚持所有内容免费无广告,这导致我们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 长此以往很可能会最终导致我们不得不选择大量广告以及内容付费等。 因此,我们请求广大读者
热心打赏 ,使网站得以健康发展。 如果看到这条信息的每位读者能慷慨打赏 20 元,我们一周就能脱离亏损, 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向所有读者继续免费提供优质内容。 但遗憾的是只有不到 1% 的读者愿意捐款, 他们的付出帮助了 99% 的读者免费获取知识, 我们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