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式分解与一元二次方程(高中)

                     

贡献者: 欄、停敘; ACertainUser

预备知识 函数回顾

   本篇将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代数运算,包括因式分解(factorization)一元二次方程(quadratic equation)的内容。这些知识构成了高中数学的重要基础,是理解更复杂代数运算和解析几何的关键。高中学习中,因式分解帮助理解多项式的结构,简化复杂表达式,而一元二次方程则用于解决一系列涉及二次关系的函数、解析几何问题。

1. 因式分解

   单项式(monomial)是由常数系数与变量的非负整数次幂的乘积构成的数学表达式。一个单项式可能包含一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但它们的幂次必须是非负整数。例如,$3x^2y$ 和 $7z$ 是单项式,而包含其他运算(如 $\sin x$、$\cos x$、$2^x$)或非整数次幂(如 $\displaystyle x^{1/2} = \sqrt{x}$、$\displaystyle x^{-1} = \frac{1}{x}$)的表达式均不是单项式。多项式(polynomial)是由一个或多个单项式通过加法连接组成的表达式。不含变量的单项式称为常数项,如 $5$ 或 $-3$,这类单项式在表达式中不会随变量的变化而变化。

   因式分解(factorization)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为多个多项式或单项式的乘积的操作,这些构成乘积的式子称为因式(factor)。因式分解是解决多项式方程的一个重要工具,因为多项式方程可以转化为 “多项式 = 0” 的形式。利用因式分解,方程可以进一步简化为多个因式的乘积等于零,而乘积为零的情况下,任一因式可以等于零,从而降低了方程求解的难度。

   通常,分解所得的每个因式应为不可约的(irreducible),即不能进一步分解。高中阶段常见的不可约的因式包括:单项式、一次多项式(形如 $ax+b$)以及符合条件的二次多项式(形如 $ax^2+bx+c$)。其余的因式可以通过爱森斯坦判别法(Eisenstein's criterion)来判定: 对多项式 $a_n x^n + a_{n-1}x^{n-1} + \cdots + a_0$ ,若存在一个素数 $p$ 使得:

   则这个多项式在有理数范围内是不可约的。这个判别法本身只作为扩展视野,但它揭示了因式分解与质数计算的重要关系。这使得因式分解本质上和质因数分解分不开,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在高中阶段一般只会涉及到简单的分解,这是基本功需要非常熟练。因式分解的方法包括:

   十字相乘法(cross method)是一种用于分解三项式的方法。以二次三项式 $ax^2 + bx + c$ 为例,它的核心在于将 $a,c$ 分别分解成两个数的乘积,然后交叉相乘,使得交叉相乘的结果之和等于中间项的系数 $b$。

未完成:原理图

   它背后的依据是:

\begin{equation} (ax+b)(cx+d)=acx^2+(ad+bc)x+bd~. \end{equation}

   一般地,若 $a,b,c,d$ 分别代表一个单项式而非常数,那么有

\begin{equation} ac+(ad+bc)+bd=(a+b)(c+d)~. \end{equation}
这时就可分解二次三项式以外的三项式,如:$3x^4+7x^2y+2y^2$,首项分为 $3x^2,x^2$,末项分为 $2y,y$,从而有 $3x^2\cdot2y+x^2\cdot y=7x^2y$,因此可以分解为 $(3x^2+y)(x^2+2y)$。

2.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一元二次方程指形如

\begin{equation} ax^2+bx+c=0 \qquad (a\neq 0)~. \end{equation}
的方程。从函数的视角来看,如果设函数 $y=ax^2+bx+c$,那么求解方程 $ax^2+bx+c=0$ 即化为寻找所有使 $y=0$ 成立的点。式 3 可以通过 “配平方” 得到如下形式:
\begin{equation} \begin{split} & ax^2+bx+c = 0 \\ \iff&x^2+2{b\over 2a} x+\left({b\over 2a}\right)^2 = \left({b\over 2a}\right)^2-{c\over a} \\ \iff&\left(x+{b\over 2a}\right)^2 = {b^2-4ac\over 4a^2} \\ \end{split}~. \end{equation}

存在性判定

   由于式 4 左侧及右侧分母是一个平方形式,因此 $x$ 的值只与右侧分子的符号相关,定义其为判别式:

\begin{equation} \Delta = b^2-4ac~. \end{equation}

   则:

   从函数的视角看式 4 的变化,其实就是相当于将函数水平平移到了以 $y$ 轴为对称轴的位置上。而方程左侧是一个开口向上,对称轴为 $y$ 轴的二次函数,右侧则是它与 $y$ 轴的交点。那么交点的正负自然意味着函数与 $x$ 轴交点的性质。

图
图 1:$f(x)$ 示意图。从左到右为 $\Delta > 0, \Delta = 0, \Delta < 0$

求根公式

   对于式 4 ,方程有解时,两个根分别为:

\begin{equation} x_1=\frac{-b+\sqrt{\Delta}}{2a}\qquad x_2=\frac{-b-\sqrt{\Delta}}{2a}~. \end{equation}
或统一写作
\begin{equation} x_{1,2} = \frac{-b \pm \sqrt{b^2 - 4ac}}{2a}~. \end{equation}
这被称为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quadratic formula)

   式 6 中,若 $\Delta = 0$,则 $\displaystyle x_1=x_2=-\frac{b}{2a}$ 与之前推理的结论相符。$\displaystyle x=-\frac{b}{2a}$ 也正是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两个零点如果存在则一定关于该轴对称。

快速解法

   求根公式尽管能适用于所有一元二次方程,且形式固定,但由于其计算过程繁琐,实际做题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简化操作。

   对于可以快速因式分解的方程,可直接得到: $$k(x-a)(x-b)=0\Rightarrow x_1=a, x_2=b~.$$

图
图 2:$f(x)=(x-a)(x-b)$ 示意图

   对于 $a=1$,$b=2n$ 为偶数的一元二次方程 $x^2+2nx+c=0$,可以直接配方得到:

\begin{equation} (x+n)^2=m\qquad(m=n^2-c)~. \end{equation}
自然两个根就是
\begin{equation} x_1=\sqrt{m}-n\qquad x_2=-\sqrt{m}-n~. \end{equation}
这与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相同,但计算上利用特殊条件快一些。

3. 韦达定理

   韦达定理(Vieta's formulas)是法国数学家弗朗索瓦·韦达(François Viète)发现的一组描述代数方程的根和方程系数的关系的公式,因此也称根与系数关系

定理 1 韦达定理(二次情况)

   设方程 $a x^2 + b x + c = 0\quad(a \neq 0)$ 的两个根为 $x_1$ 和 $x_2$,则它们满足: $$\begin{aligned} x_1 + x_2 &= -\frac{b}{a} ~,\\ x_1 x_2 &= \frac{c}{a}~. \end{aligned}$$

   下面给出证明:

   对方程 $a x^2 + b x + c = 0\quad(a \neq 0)$,设其有两个根 $x_1$ 和 $x_2$,则有:

\begin{equation} \begin{split} ax^2+bx+c &= 0 \\ &=a(x-x_1)(x-x_2)\\ &=ax^2-a(x_1+x_2)x+ax_1x_2 \end{split}~. \end{equation}
由于式 10 为恒成立的代数式,所以两侧对应变量的系数相等,从而有:
\begin{equation} \begin{cases} -a(x_1+x_2)=b\\ ax_1x_2=c \end{cases} \implies \begin{cases} x_1 + x_2 &= \displaystyle-\frac{b}{a} \\ x_1 x_2 &= \displaystyle\frac{c}{a} \end{cases}.~ \end{equation}

   证毕。

   这是一种常用的证明方法,即恒成立的代数方程,两侧对应位置的系数相等。韦达定理使得面对方程时,即使不求解具体的解的形式,也可以描述两个解之间的关系,这在解析几何部分会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另外,对于任意 $n$ 次代数方程的情况,有:

定理 2 韦达定理

   对于 $n$ 次代数方程 $a_0x^n+a_1x^{n-1}+\cdots+a_n=0\quad(a_0\neq0)$,若存在 $n$ 个根 $x_1,x_2,\cdots,x_n$,则有:

\begin{equation} \begin{split} &x_1+x_2+\cdots +x_n=-{a_1\over a_0}\\ &(x_1x_2+x_1x_3+\cdots+ x_1x_n)+(x_2x_3+\cdots +x_2x_n)+\cdots+x_{n-1}x_n={a_2\over a_0}\\ &\vdots\\ &x_1x_2\cdots x_n=(-1)^n{a_n\over a_0} \end{split}~. \end{equation}
也可以统一记作2
\begin{equation} \sum_{1\le i_1 < i_2 < \cdots < i_k\le n} \left(\prod_{j = 1}^k r_{i_j}\right)=(-1)^k\frac{a_{n-k}}{a_n}~. \end{equation}

   它的证明方式与之前完全相同,可以自己尝试做一下,在计数原理部分会有更透彻的讲解。


1. ^ 这里称两个相同实根而非一个实根,是根据代数基本定理
2. ^ 此处使用的是求和符号求积符号。如果不理解可以跳过。


致读者: 小时百科一直以来坚持所有内容免费无广告,这导致我们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 长此以往很可能会最终导致我们不得不选择大量广告以及内容付费等。 因此,我们请求广大读者热心打赏 ,使网站得以健康发展。 如果看到这条信息的每位读者能慷慨打赏 20 元,我们一周就能脱离亏损, 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向所有读者继续免费提供优质内容。 但遗憾的是只有不到 1% 的读者愿意捐款, 他们的付出帮助了 99% 的读者免费获取知识, 我们在此表示感谢。

                     

友情链接: 超理论坛 | ©小时科技 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