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者: _Eden_; addis
卢瑟福通过用 $\alpha$ 粒子轰击金箔,否定了汤姆孙的葡萄干面包模型。卢瑟福惊讶地发现,每 20000 个粒子中,有 1 个 $\alpha$ 粒子会被反弹回去,这是汤姆孙的理论无法解释的。根据卢瑟福的设想,原子内部应该有一个体积很小的区域聚集了所有的正电荷,而负电荷则围绕着它在转,这使得 $\alpha$ 粒子轰击金箔这个两体问题的相互作用可以近似为库仑相互作用。卢瑟福因此提出原子的行星轨道模型,为原子结构的研究作出巨大贡献,于 1908 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1. 概要
定义碰撞参量为双曲线的渐近线到焦点的距离。在卢瑟福散射问题中,双曲线是粒子 2 的轨迹,焦点则是粒子 1 的位置。(在随粒子 1 平动的参考系中)设粒子 2 从无穷远的距离以 $ \boldsymbol{\mathbf{v}} _0$ 的速度靠近粒子 1,开始运动所在直线(即渐近线)与粒子 2 的距离为 $b$,这就是碰撞参量)。由双曲线的性质,碰撞参量等于双曲线的参数 $b$。
对于经典散射问题,微分截面等于
\begin{equation}
\frac{\mathrm{d}{\sigma}}{\mathrm{d}{\Omega}} = \frac{b \,\mathrm{d}{b} \,\mathrm{d}{\phi} }{\sin \theta \,\mathrm{d}{\theta} \,\mathrm{d}{\phi} } = \frac{b}{\sin \theta } \frac{\mathrm{d}{b}}{\mathrm{d}{\theta}} ~.
\end{equation}
由双曲线性质,偏射角满足
\begin{equation}
\cot{\frac{\theta }{2}}= \frac{b}{a}~.
\end{equation}
由反开普勒问题 $E = kQq/(2a)$,消去 $a$ 得
\begin{equation}
b = \frac{kQq}{2E}\cot {\frac{\theta }{2}}~.
\end{equation}
求导代入微分截面得
\begin{equation}
\frac{\mathrm{d}{\sigma}}{\mathrm{d}{\Omega}} = \left[\frac{kQq}{4E \sin^{2}\left(\theta /2\right) } \right] ^2~.
\end{equation}
2. 推导
预备知识 2 开普勒第一定律的证明
,
轨道方程、比耐公式
在上面的推导中我们利用了轨道形状为双曲线这一事实。在这里我们用比耐公式式 8 给出推导。设粒子 1 质量 $m_1$,带电荷 $q_1$;粒子 2 质量 $m_2$,带电荷 $q_2$。在粒子 1 的参考系中考察粒子 2 的运动,并设约化质量 $\mu=m_1m_2/(m_1+m_2)$。两个粒子都是带正电荷的粒子,那么它们之间就有排斥力,相互作用势为
\begin{equation}
V(\rho)=\frac{q_1q_2}{4\pi\epsilon_0\rho}=\frac{k}{\rho}~.
\end{equation}
相互作用势与 $\rho$ 成反比,因此还可以用求解开普勒问题的方法计算。不同的是这里 $k$ 没有负号。
由比耐公式(一阶微分方程形式):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 \left(\frac{ \,\mathrm{d}{u} }{ \,\mathrm{d}{\phi} } \right) ^2=\frac{2\mu}{J^2} \left(E-V(1/u) \right) )-u^2~,
\end{aligned}
\end{equation}
可以得到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left|\frac{ \,\mathrm{d}{u} }{ \,\mathrm{d}{\phi} }\right|&=\sqrt{-u^2-\frac{2\mu k}{J^2}u+\frac{2\mu E}{J^2}}\\
&=\sqrt{- \left(u+\frac{\mu k}{J^2} \right) ^2+\frac{2\mu E}{J^2}+\frac{\mu^2 k^2}{J^4}}
\end{aligned}~.
\end{equation}
该一阶偏微分方程的解的形式为
\begin{equation}
u+\frac{\mu k}{J^2}=\alpha \cos\left(\phi-\beta\right) ~,
\end{equation}
可以解得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alpha=\sqrt{\frac{2\mu E}{J^2}+\frac{\mu^2 k^2}{J^4}}~,\\
\end{aligned}
\end{equation}
这样就求得了 $u$ 关于 $\phi$ 的表达式。最后将 $u$ 用 $\rho=1/u$ 表示,得到
\begin{equation}
\rho=\frac{p}{1+e \cos\left(\phi-\beta\right) }~.
\end{equation}
其中 $e$ 为轨道的偏心率(或者称离心率)。$p,e$ 由下式给出: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p=-\frac{J^2}{\mu k}~,\\
&e=-\frac{J^2}{\mu k}\alpha=-\sqrt{1+\frac{2J^2E}{\mu k^2}}~,
\end{aligned}
\end{equation}
\begin{equation}
\rho=\frac{p}{1+e \cos\left(\phi-\beta\right) }=\frac{J^2/\mu k}{\sqrt{1+2J^2E/\mu k^2} \cos\left(\phi-\beta\right) -1}~.
\end{equation}
为使分母 $>0$,$\phi$ 有一定取值范围:
\begin{equation}
\cos\left(\phi-\beta\right) >\frac{1}{|e|}
\Rightarrow \phi \in (\phi_1,\phi_2)~.
\end{equation}
粒子从无穷远飞来,到与另一粒子距离极小时开始返回,再飞回无穷远。轨道的形状为双曲线。
散射角(粒子的偏转角度)$\theta$ 满足为
\begin{equation}
\cot\frac{\theta}{2}=\tan\frac{|\phi_1-\phi_2|}{2} =\sqrt{e^2-1}=\sqrt{\frac{2J^2E}{\mu k^2}}~,
\end{equation}
定义碰撞参量为双曲线的渐近线到焦点的距离。在卢瑟福散射问题中,双曲线是粒子 2 的轨迹,焦点则是粒子 1 的位置。(在随粒子 1 平动的参考系中)设粒子 2 从无穷远的距离以 $ \boldsymbol{\mathbf{v}} _0$ 的速度靠近粒子 1,开始运动所在直线(即渐近线)与粒子 2 的距离为 $b$,这就是碰撞参量),那么角动量为 $J=\mu bv_0$。能量为 $E=\mu v_0^2/2$。因此可以得到散射角 $\theta$ 与 $b,v_0$ 的关系式:
\begin{equation}
\cot \frac{\theta}{2}=\frac{\mu bv_0^2}{k}~.
\end{equation}
如果发射大量相同速度粒子 2,探测被粒子 1 “弹” 回的各个方向上的粒子数——不同的碰撞距离将导致不同的散射角。微分散射截面的信息往往反应粒子间相互作用的信息,以帮助人们对粒子的内部结构进行猜测,或对已有的猜想进行实验验证。根据微分散射截面的定义(
散射),$ \,\mathrm{d}{\Omega} =2\pi \sin\theta \,\mathrm{d}{\theta} $,$ \,\mathrm{d}{\sigma} =2\pi b \,\mathrm{d}{b} $,有
\begin{equation}
\frac{ \,\mathrm{d}{\sigma} }{ \,\mathrm{d}{\Omega} }=\frac{b}{\sin \theta}\left|\frac{ \,\mathrm{d}{b} }{ \,\mathrm{d}{\theta} }\right|~.
\end{equation}
对
式 15 两边微分,得到 $ \,\mathrm{d}{b} $ 和 $ \,\mathrm{d}{\theta} $ 的关系:
\begin{equation}
-\frac{ \,\mathrm{d}{\theta} /2}{\sin^2(\theta/2)}=\mu v_0^2 \,\mathrm{d}{b} /k\Rightarrow \left|\frac{ \,\mathrm{d}{b} }{ \,\mathrm{d}{\theta} }\right|=\frac{k}{2\mu v_0^2\sin^2(\theta/2)}~,
\end{equation}
那么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frac{ \,\mathrm{d}{\sigma} }{ \,\mathrm{d}{\Omega} }&=\frac{ \cot\left(\theta/2\right) k/(\mu v_0^2)}{\sin\theta}\cdot \frac{k}{2\mu v_0^2\sin^2(\theta/2)}=\frac{k^2}{4\mu ^2v_0^4\sin^4(\theta/2)}
\\
&=\frac{k^2}{16E^2\sin^4(\theta/2)}~,
\end{aligned}
\end{equation}
其中 $k=k_eq_1q_2=q_1q_2/(4\pi\epsilon_0)$。
致读者: 小时百科一直以来坚持所有内容免费无广告,这导致我们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 长此以往很可能会最终导致我们不得不选择大量广告以及内容付费等。 因此,我们请求广大读者
热心打赏 ,使网站得以健康发展。 如果看到这条信息的每位读者能慷慨打赏 20 元,我们一周就能脱离亏损, 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向所有读者继续免费提供优质内容。 但遗憾的是只有不到 1% 的读者愿意捐款, 他们的付出帮助了 99% 的读者免费获取知识, 我们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