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者: addis
平面上的极坐标系如图 1 ,在平面上上取一个点作为原点,过原点作一条轴称为极轴,并选定极轴的正方向,规定单位长度。该平面上某点与原点连成的线段叫做极径,其长度一般用 $r$(或 $\rho$)表示。若 $r$ 为负值,则表示反方向的长度。极径与极轴的夹角叫做极角(规定逆时针旋转极角增加,顺时针旋转则减少),用 $\theta $ 表示。$\theta$ 的值通常表示成弧度,取值范围一般选 $(-\pi, \pi]$ 或 $[0, 2\pi)$。于是任何一点都可以用两个有序实数 $(r,\theta)$ 来表示其在该平面上的位置,这就是一个点的极坐标。
为了表示一个坐标对应的单位矢量,我们一般把坐标变量名记为粗体并在上方加一个标记。例如直角坐标系中,$ \hat{\boldsymbol{\mathbf{x}}} , \hat{\boldsymbol{\mathbf{y}}} , \hat{\boldsymbol{\mathbf{z}}} $(有时也记为 $ \hat{\boldsymbol{\mathbf{i}}} , \hat{\boldsymbol{\mathbf{j}}} , \hat{\boldsymbol{\mathbf{k}}} $)代表 $x,y,z$ 轴方向的单位矢量。在极坐标中,定义 $ \hat{\boldsymbol{\mathbf{r}}} $ 为 $r$ 增加的方向的单位矢量,$ \hat{\boldsymbol{\mathbf{\theta}}} $ 为 $\theta$ 坐标增加方向的单位矢量(即 $ \hat{\boldsymbol{\mathbf{r}}} $ 逆时针旋转 $\pi/2$ 的方向)。$ \hat{\boldsymbol{\mathbf{r}}} $ 与 $ \hat{\boldsymbol{\mathbf{\theta}}} $ 互相垂直,构成一对单位正交基底,平面上的任意矢量都可以正交分解到这两个方向上。我们通常把 $ \hat{\boldsymbol{\mathbf{r}}} $ 的方向叫做径向(法向),把 $ \hat{\boldsymbol{\mathbf{\theta}}} $ 的方向叫做切向。要注意极坐标中的两个单位矢量是 $\theta$ 的函数,对于不同的 $\theta$,它们的方向也不同。
要在极坐标系的基础上建立一个直角坐标系,习惯的做法是取原点相同,且令 $x$ 轴与极轴重合,$y$ 轴取 $\theta = \pi/2$ 的方向。这样将 $ \boldsymbol{\mathbf{r}} $ 用 $ \hat{\boldsymbol{\mathbf{x}}} $ 和 $ \hat{\boldsymbol{\mathbf{y}}} $ 展开,就得到
要从直角坐标转换为极坐标,首先由勾股定理有 $r^2 = x^2 + y^2$。使用反正切函数,我们可以表示 $x >0$ 或 $\theta\in(-\pi/2,\pi/2)$ 时的 $\theta$,即 $\theta = \arctan\left(y/x\right) $。为了表示任意情况我们可以使用 $ \operatorname{Arctan} $ 函数式 1 。这样,从直角坐标转到极坐标的转换就可以表示为
 
 
 
 
 
 
 
 
 
 
 
友情链接: 超理论坛 | ©小时科技 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