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加莱半平面(微分几何计算实例)

                     

贡献者: JierPeter; addis

   庞加莱半平面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模型。众所周知,欧几里得几何学中有五条公理,其中第五条 “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非常冗长而且绕口,因此历史上一直有不少数学家致力于通过其它四条来推出第五条,也就是将第五公理变成一个定理。在 GTM 275 [1] 中将这种尝试评价为 “英雄式” 的(heroic)。这是出于早期数学家们的一种朴素的直觉,即几何就应该是欧几里得空间那样子的,所以第五公理必须成立,哪怕只是作为定理。后来的人们逐渐意识到第五公理并不能被前四条所证明,并逐渐发展出了符合前四条但违反第五条的几何学,也就是所谓的非欧几何学。庞加莱半平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本节的测地线小节我们会简单讨论这一点。

   本节的主要目的是以庞加莱半平面为例,演示如何进行具体的计算。

1. 庞加莱半平面的定义

定义 1 庞加莱半平面

   设 $\mathbb{H}^2=\{(x, y)\in \mathbb{R}^2|y>0\}$,即二维实平面的上半平面(不包含 $x$ 轴)。在 $\mathbb{H}^2$ 上定义黎曼度量$\langle*,*\rangle$ 为,对于任意点 $(x, y)\in \mathbb{H}^2$ 处的切向量$(a_i, b_i)\in T_{(x, y)}\mathbb{H}^2$,有

\begin{equation} \langle(a_1, b_1), (a_2, b_2)\rangle=\frac{a_1a_2+b_1b_2}{y^2}~, \end{equation}
则 $\mathbb{H}^2$ 配合该度量所得到的黎曼流形称为庞加莱半平面(Poincaré half-plane)

   对于庞加莱半平面度量的描述,更简洁的表达是:$\frac{ \,\mathrm{d}{x} \otimes \,\mathrm{d}{x} + \,\mathrm{d}{y} \otimes \,\mathrm{d}{y} }{y^2}$。这里的 $ \,\mathrm{d}{x} $ 是指 $\mathbb{H}^2$ 上的函数 $f(x, y)=x$ 的微分 $ \,\mathrm{d}{f} $,同样地 $ \,\mathrm{d}{y} $ 是 $g(x, y)=y$ 的微分 $ \,\mathrm{d}{g} $,它们都是 $\mathbb{H}^2$ 上的 $1$-形式,而 $\otimes$ 是它们的张量积。

   如果用通常的 $(x, y)\in \mathbb{R}^2$ 作为坐标来描述 $\mathbb{H}^2$,那么在 $\mathbb{R}^2$ 中的两个点,在保持 $x$ 坐标不变时同步向 $y$ 的正方向移动,那么它们的距离会缩短,并在 $y$ 坐标趋于正无穷时距离趋于零。反过来,如果两个点的 $y$ 坐标始终相同,$x$ 坐标不变,那么它们同步趋近于 $x$ 轴时,彼此距离会趋近于正无穷。

2. 联络形式

预备知识 1 联络形式与结构定理

   本小节先计算 $\mathbb{H}^2$ 上的一个黎曼联络形式。

   由反对称定理定理 3 ,计算联络形式时选标准正交基来进行计算最为方便,因为 $\mathbb{H}^2$ 是二维的,标准正交基下的联络形式矩阵是一个反对称的 $2$ 阶方阵,也就是说可以被一个分量唯一确定。

   第一步,选择标准正交基: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hat{\boldsymbol{\mathbf{e}}} _1=y\frac{\partial}{\partial x}\\ \hat{\boldsymbol{\mathbf{e}}} _2=y\frac{\partial}{\partial y}~. \end{aligned} \end{equation}

   第二步,计算对偶基:

   由于 $ \,\mathrm{d}{x} \cdot \frac{\partial }{\partial x}= \,\mathrm{d}{y} \cdot \frac{\partial}{\partial y}=1$,$ \,\mathrm{d}{x} \cdot \frac{\partial }{\partial y}= \,\mathrm{d}{y} \cdot \frac{\partial}{\partial x}=0$,我们可以得到对应的对偶基: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theta^1=\frac{1}{y} \,\mathrm{d}{x} \\ \theta^2=\frac{1}{y} \,\mathrm{d}{y} ~. \end{aligned} \end{equation}

   因此我们可以计算出1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mathrm{d}{\theta} ^1&=-\frac{1}{y^2} \,\mathrm{d}{y} \wedge \,\mathrm{d}{x} =\frac{1}{y^2} \,\mathrm{d}{x} \wedge \,\mathrm{d}{y} \\ \,\mathrm{d}{\theta} ^2&=0~. \end{aligned} \end{equation}

   第三步,设挠率为 $0$,应用结构定理定理 4 )和反对称定理定理 3 )得: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 \,\mathrm{d}{\theta} ^1=-\omega^1_2\wedge\theta^2\\ & \,\mathrm{d}{\theta} ^2=-\omega^2_1\wedge\theta^1=\omega^1_2\wedge\theta^1~, \end{aligned} \end{equation}

   最后,联立式 3 式 4 式 5 ,得到: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omega^1_2\wedge\theta^2&=\theta^1\wedge\theta^2\\ \omega^1_2\wedge\theta^1&=0~, \end{aligned} \end{equation}

   因此易得 $\omega^1_2=-\theta^1=-\frac{1}{y} \,\mathrm{d}{x} $。

   因此联络形式矩阵为

\begin{equation} \begin{pmatrix} 0&-\frac{1}{y} \,\mathrm{d}{x} \\ \frac{1}{y} \,\mathrm{d}{x} &0 \end{pmatrix} ~. \end{equation}

3. 高斯曲率

预备知识 2 高斯绝妙定理

   由高斯绝妙定理,如果要计算 $\mathbb{H}^2$ 的高斯曲率,我们就要去计算某个基下的曲率形式 $\Omega^i_j$,从而有 $K=\Omega^1_2( \hat{\boldsymbol{\mathbf{e}}} _1, \hat{\boldsymbol{\mathbf{e}}} _2)$。

   由上一小节计算出来的联络形式,结合结构定理定理 4 ,注意 $\omega^1_1=\omega^2_2=0$,我们有: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Omega^1_2&= \,\mathrm{d}{\omega} ^1_2+\omega^1_k\wedge\omega^k_2\\ &= \,\mathrm{d}\left(-\frac{1}{y} \,\mathrm{d}{x} \right) +\omega^1_1\wedge\omega^1_2+\omega^1_2\wedge\omega^2_2\\ &=\frac{1}{y^2} \,\mathrm{d}{y} \wedge \,\mathrm{d}{x} \\ &=-\frac{1}{y^2} \,\mathrm{d}{x} \wedge \,\mathrm{d}{y} ~, \end{aligned} \end{equation}

   于是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K&=\Omega^1_2(y\frac{\partial}{\partial x}, y\frac{\partial}{\partial y})\\ &=-\frac{1}{y^2} \,\mathrm{d}{x} \wedge \,\mathrm{d}{y} (y\frac{\partial}{\partial x}, y\frac{\partial}{\partial y})\\ &=- \,\mathrm{d}{x} \wedge \,\mathrm{d}{y} (\frac{\partial}{\partial x}, \frac{\partial}{\partial y})\\ &=-( \,\mathrm{d}{x} \cdot \frac{\partial}{\partial x})( \,\mathrm{d}{y} \cdot \frac{\partial}{\partial y})+( \,\mathrm{d}{y} \cdot \frac{\partial}{\partial x})( \,\mathrm{d}{x} \cdot \frac{\partial}{\partial y})\\ &=-1+0\\ &=-1~, \end{aligned} \end{equation}

   因此庞加莱半平面的高斯曲率处处为 $-1$,是典型的罗巴切夫斯基几何。

4. Christoffel 符号

预备知识 3 Christoffel 符号

   我们计算 $\mathbb{H}^2$ 在通常的 $(x, y)\in\mathbb{R}^2$ 坐标下的 Christoffel 符号。为方便计,将导子 $\frac{\partial}{\partial_a}$ 简记为 $\partial_a$。注意对于任何只依赖于 $y$ 的函数 $f(y)$,有 $ \hat{\boldsymbol{\mathbf{e}}} _1f(y)=y\frac{\partial}{\partial x}f(y)=0$,因此 $\nabla_{ \hat{\boldsymbol{\mathbf{e}}} _1}f(y)X=f(y)\nabla_{ \hat{\boldsymbol{\mathbf{e}}} _1}X$。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nabla_{\partial_x}\partial_x&=\nabla_{\frac{1}{y} \hat{\boldsymbol{\mathbf{e}}} _1}\frac{1}{y} \hat{\boldsymbol{\mathbf{e}}} _1\\ &=\frac{1}{y^2}\nabla_{ \hat{\boldsymbol{\mathbf{e}}} _1} \hat{\boldsymbol{\mathbf{e}}} _1\\ &=\frac{1}{y^2}\omega^k_1( \hat{\boldsymbol{\mathbf{e}}} _1) \hat{\boldsymbol{\mathbf{e}}} _k\\ &=\frac{1}{y^2}\omega^2_1( \hat{\boldsymbol{\mathbf{e}}} _1) \hat{\boldsymbol{\mathbf{e}}} _2\\ &=\frac{1}{y^2}(\frac{1}{y} \,\mathrm{d}{x} \cdot y\partial_x) \hat{\boldsymbol{\mathbf{e}}} _2\\ &=\frac{1}{y^2} \hat{\boldsymbol{\mathbf{e}}} _2\\ &=\frac{1}{y}\partial_y~. \end{aligned} \end{equation}

   类似地,可以计算出

\begin{equation} \nabla_{\partial_x}\partial_y=-\frac{1}{y}\partial_x~, \end{equation}
\begin{equation} \nabla_{\partial_y}\partial_y=-\frac{1}{y}\partial_y~. \end{equation}

   注意,在计算式 12 的时候会多出一项 $\frac{1}{y}( \hat{\boldsymbol{\mathbf{e}}} _2\frac{1}{y}) \hat{\boldsymbol{\mathbf{e}}} _2$,这是因为 $ \hat{\boldsymbol{\mathbf{e}}} _2\frac{1}{y}$ 不为零,因此不能像式 10 一样直接略去。

   最后,由于我们假设挠率为零,故有 $\Gamma^k_{ij}=\Gamma^k_{ji}$,因此无需重复计算 $\nabla_{\partial_y}\partial_x$。

   由 Christoffel 符号的定义,$\nabla_{\partial_i}\partial_j=\Gamma^k_{ij}\partial_k$,就得到了 Christoffel 符号的每一个分量,列举如图 1 中的表格:

图
图 1:庞加莱半平面在通常的 $\mathbb{R}^2$ 坐标系中的 Christoffel 符号

5. 测地线

预备知识 4 测地线

   有了 Christoffel 符号,我们就可以列出测地线方程了。

   根据式 3 ,誊抄如下:

\begin{equation} \ddot{y}^k+\dot{y}^i\dot{y}^j\Gamma^k_{ji}=0~. \end{equation}
改用我们在庞加莱半平面上使用的坐标,式 13 化为
\begin{equation} \left\{\begin{aligned} \ddot{x}+2\dot{x}\dot{y}\Gamma^{1}_{12}=0\\ \ddot{y}+\dot{x}^2\Gamma^{2}_{11}+\dot{y}^2\Gamma^{2}_{22}=0 \end{aligned}\right. ~. \end{equation}

   将图 1 代入式 14 ,得到:

\begin{equation} \left\{\begin{aligned} \ddot{x}-2\dot{x}\dot{y}\frac{1}{y}=0\\ \ddot{y}+\frac{1}{y}\dot{x}^2-\frac{1}{y}\dot{y}^2=0 \end{aligned}\right. ~. \end{equation}

   式 15 的第二式较为难解,为了简化解答,将其用测地线的另一个性质,匀速性(定理 1 ),来代替:

\begin{equation} \frac{\dot{x}^2+\dot{y}^2}{y^2}=1~. \end{equation}
注意,这里我们设定测地线的速度总是 $1$,这是因为任意非零测地线都可以重新参数化,将速度变成 $1$。

   式 16 没有提供超出式 15 的信息,但是它可以简化解答。

$\dot{x}$ 不恒为零的情况

   当 $\dot{x}\ne 0$ 时,我们可以用它去除以式 15 中第一条,以完成变量分离:

\begin{equation} \frac{\ddot{x}}{\dot{x}}=\frac{2\dot{y}}{y}~. \end{equation}

   从式 17 容易解得

\begin{equation} \dot{x}=Ky^2~, \end{equation}
其中 $K$ 为一常数。

   将式 18 代回式 16 ,得到

\begin{equation} \dot{y}^2=y^2-K^2y^4~. \end{equation}

   考虑到 $\frac{\dot{y}}{\dot{x}}=\frac{ \,\mathrm{d}{y} }{ \,\mathrm{d}{x} }$,用式 19 除以式 18 的平方,得:

\begin{equation} \frac{ \,\mathrm{d}{y} }{ \,\mathrm{d}{x} }=\pm\frac{\sqrt{1-K^2y^2}}{Ky}~. \end{equation}

   对式 20 变量分离后积分即得解:

\begin{equation} x=\mp\frac{\sqrt{1-K^2y^2}}{K}+C~, \end{equation}
其中 $C$ 也是常数。

   式 21 也可以换种写法,即

\begin{equation} (x-C)^2+(y)^2=\frac{1}{K^2}~. \end{equation}
这是圆的方程,圆心都在 $x$ 轴上。

   因此,当 $\dot{x}$ 不恒为零时候,庞加莱半平面上的测地线是以 $x$ 轴上的点为圆心的半圆。

   我们可以从给定起点画垂直于初始方向的直线,其交点即为对应测地线的圆心。

$\dot{x}$ 恒为零的情况

   此时我们只有一个有效的方程,即式 15 的第二式,现在化为:

\begin{equation} \ddot{y}=\frac{\dot{y}^2}{y}~. \end{equation}

   但我们根本不需要解这个方程。因为 $\dot{x}$ 恒为零时,测地线在所给坐标系中就是一条平行于 $y$ 轴的直线,为保证其速度恒为 $1$,只需要 $\dot{y}^2/y^2=1$ 即可。

   另外,对于 $\dot{x}$ 不恒为零的情况,当半径越来越大时,圆形测地线轨迹就越来越接近一条竖直的直线。所以竖直直线解也可以看成圆形解的极限。


1. ^ 注意外微分的幂零性,即 $\mathrm{d}^2=0$。


[1] ^ Loring W. Tu. Differential Geometry: Connections, Curvature, and Characteristic Classes, GTM 275, Springer press.

致读者: 小时百科一直以来坚持所有内容免费无广告,这导致我们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 长此以往很可能会最终导致我们不得不选择大量广告以及内容付费等。 因此,我们请求广大读者热心打赏 ,使网站得以健康发展。 如果看到这条信息的每位读者能慷慨打赏 20 元,我们一周就能脱离亏损, 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向所有读者继续免费提供优质内容。 但遗憾的是只有不到 1% 的读者愿意捐款, 他们的付出帮助了 99% 的读者免费获取知识, 我们在此表示感谢。

                     

友情链接: 超理论坛 | ©小时科技 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