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献者: JierPeter
切线的几何描述并不严谨和完整,初学者可能会有很多疑问,比如割线的两个点靠近切点的时候,如果其中一个点到切点的距离始终是另一个点到切点距离的两倍,那它们还算同时达到切点吗?
实际上,在极限中我们强调过,极限的概念并不是简单地等同,而是趋近的性质。用割线去接近切线也是一种极限,不存在 “达到切点” 的情况,只能是越来越接近切点。
和其它类型的极限一样,割线趋近的过程强调 “任意性”。为了方便描述,我们需要把一根切线表示为数字。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用切线的斜率来表示。
定义 1 斜率
对于用 $f(x)=ax+b$ 描述的直线,定义其斜率为 $a$。
由于我们给定了切点,因此割线接近切线的过程中,肯定也会接近切点,相当于确定了割线的极限是要经过切点的,于是我们只需要考察割线的斜率是不是收敛就行。由于斜率是一个数字,这就使得我们又获得了一个数列,而我们对于数列的极限是很熟悉的了。
定义 2 导数
考虑实函数 $f(x)$,给定实数 $x_0$。对于一对数列 $\{a_n\}$、$\{b_n\}$,令 $\lim\limits_{n\to\infty}a_n=x_0$、$\lim\limits_{n\to\infty}b_n=x_0$,且各 $a_n\not=b_n$1。这样,每一对点 $(a_n, f(a_n))$、$ (b_n, f(b_n))$ 都能唯一确定一条割线,也就确定了割线的斜率 $d_n$。
对于任意的上述数列对 $\{a_n\}$、$\{b_n\}$,如果其生成的 $d_n$ 都收敛到同一个实数 $A$ 上,那么该实数 $A$ 就是 $f(x)$ 在 $x_0$ 处的切线斜率,也称导数(derivative)。
我们来看几个例子,加深理解。
例 1
考虑函数 $f(x)=2x+1$。容易验证,无论怎么选一对数列,它们生成的割线斜率都是 $2$。因此由定义,$f(x)$ 在任何一个点处的导数值都是 $2$。
例 2
考虑函数 $f(x)=x^2$,尝试计算其在 $x=2$ 处的导数值2。
取数列 $a_n=2+g_n$ 和 $b_n=2+h_n$,其中 $g_n$ 和 $h_n$ 都趋近于 $0$,且各 $g_n\not=h_n$。那么 $a_n$ 和 $b_n$ 所确定的割线就通过点 $(2+g_n, 4+4g_n+g_n^2)$ 和点 $(2+h_n, 4+4h_n+h_n^2)$,因此割线斜率是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d_n&=\frac{4+4g_n+g_n^2-4-4h_n-h_n^2}{g_n-h_n}\\
&=\frac{4(g_n-h_n)+(g_n+h_n)(g_n-h_n)}{g_n-h_n}\\
&=4+g_n+h_n~.
\end{aligned}
\end{equation}
由于随着 $n$ 的增大,$g_n$ 和 $h_n$ 都趋于零,因此 $d_n$ 趋于 $4$。
又由于我们没有具体约束 $g_n$ 和 $h_n$,使得上述讨论适用于一切可用于构造趋近于给定点割线的数列 $a_n$ 和 $b_n$,因此满足任意性,因此 $f(x)=x^2$ 在 $x=2$ 处的导数值就是 $4$。
习题 1
考虑函数 $f(x)= \left\lvert x \right\rvert $,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并证明其在 $x=0$ 处没有导数。
习题 2
考虑函数 $f(x)=[x]$,定义为 $[x]$ 是小于等于 $x$ 的、最接近 $x$ 的整数。比如,$[\pi]=3$,$[e]=2$,$[4.99]=4$,$[-4.99]=-5$。
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并证明其在横坐标为整数的点处没有导数。
1. 导函数及其计算
我们上面讨论的是对于函数 $f(x)$,在给定点求其导数。但是如果我们把所有点的导数都求出来(“不存在导数” 也是一种结果),那么我们就得到了一个新的函数,就叫做 $f(x)$ 的导函数,记为 $f'(x)$。
如果我们能把导函数的表达式计算出来,那么就可以直接代值去计算各处的导数,没必要挨个像例 2 那样进行一番冗长的运算了。
为了方便计算,我们要先把导数的定义简化成如下形式:
定义 3 导数
考虑实函数 $f(x)$,给定实数 $x_0$。如果对于任意趋近于 $x_0$ 的数列 $x_n$,都有数列 $\frac{f(x_n)-f(x_0)}{x_n-x_0}$ 收敛,且所有这样的数列都收敛于实数 $A$。那么 $A$ 就是 $f(x)$ 在 $x_0$ 处的导数。
换句话说,$f(x)$ 在 $x_0$ 处的导数是 $\lim\limits_{h\to 0}\frac{f(x_0+h)-f(x_0)}{h}$。
习题 3 两个定义的等价性
证明定义 2 和定义 3 是等价的。
提示:定义 2 显然是蕴含了定义 3 的,因为前者描述的是 “所有数列对” 的情况,后者则是限定了其中一个数列恒为 $x_0$ 的特殊情况。所以你只需要证明定义 3 蕴含了定义 2 。提示:单独用 $a_n$ 和 $b_n$ 套进定义 3 中 $x_n$ 的位置能得到两条割线,而 $a_n$ 和 $b_n$ 在定义 2 中又构成第三条割线。这三条割线是可以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根据定义 3 ,前两条割线的斜率都趋于 $A$,那么作为三角形第三边的第三条割线,其斜率也不得不跟着趋于 $A$,这样就从定义 3 推出定义 2 了。
定义 3 的表述可以理解为,我们在 $(x_0, f(x_0))$ 处出发,改变自变量的取值(正向负向的改变均可),算出由此带来的函数值改变,再计算二者的商。这个改变越接近 $0$,计算出来的商就越接近导数值 $f'(x_0)$。
定义 4 导函数
给定实函数 $f(x)$。如果另一个函数 $f'(x)$ 的取值范围是 $f(x)$ 的全体可求导数的点,且在这些点上 $f'$ 的值就是 $f$ 的导数值,那么我们称 $f'(x)$ 是 $f(x)$ 的导函数。
Leibniz 表示法
我们还可以用 Leibniz 的符号,将 $f(x)$ 的导函数 $\lim\limits_{x\to x_0}\frac{f(x)-f(x_0)}{x-x_0}$ 表示成 $\frac{ \,\mathrm{d}{f} (x)}{ \,\mathrm{d}{x} }$。这里,$\mathrm{d}$ 不是一个量,而是一个符号,表示 “取变化量,然后让这个变化量趋于零但不等于零”。$ \,\mathrm{d}{x} $ 的含义就是 $x-x_0$,然后取一个极限过程 $\lim\limits_{x-x_0\to 0}$3。
要注意的是,$ \,\mathrm{d}{f} (x_0)$ 是取决于 $ \,\mathrm{d}{x} $ 的,即 $ \,\mathrm{d}{f} (x_0)=f(x_0+ \,\mathrm{d}{x} )-f(x_0)$。也就是说,只有 $x$ 是自由变化的,而 $f(x)$ 变化的量是被动的。所以 $ \,\mathrm{d}{f} (x)$ 可能不会跟着 $ \,\mathrm{d}{x} $ 一起趋于零。一个例子就是习题 2 中的符号函数,在 $x=0$ 的地方,$ \,\mathrm{d}{f} (x)$ 的取值只有 $\pm 1$ 两种(别忘了 $ \,\mathrm{d}{x} $ 不等于零),导致 $ \,\mathrm{d}{x} $ 趋于零的过程中,$\frac{ \,\mathrm{d}{f} (x)}{ \,\mathrm{d}{x} }$ 越来越趋近于无穷。
由于 $ \,\mathrm{d}{x} $ 表示的是任意接近 $0$ 的数列,因此,如果两个自变量彼此独立、不相互影响,比如 $x$ 和 $y$,那么 $ \,\mathrm{d}{x} $ 和 $ \,\mathrm{d}{y} $ 的关系是不确定的,$\frac{ \,\mathrm{d}{y} }{ \,\mathrm{d}{x} }$ 也是无法定义的值。但是如果两个变量之间有关系,比如 $y=f(x)$,那么 $\frac{ \,\mathrm{d}{y} }{ \,\mathrm{d}{x} }$ 就是有意义的了。
举个例子。单给出无关的 $x$ 和 $y$,那么可以让 $ \,\mathrm{d}{x} $ 对应 $x_n=1/2^n$,$ \,\mathrm{d}{y} $ 对应 $y_n=1/3^n$,这样 $\frac{ \,\mathrm{d}{y} }{ \,\mathrm{d}{x} }=\lim\limits_{n\to\infty}(\frac{2}{3})^n=0$。但是我们也可以让 $ \,\mathrm{d}{x} $ 对应 $x_n=1/2^n$,$ \,\mathrm{d}{y} $ 对应 $y_n=1/2^n$,这样算出来的 $\frac{ \,\mathrm{d}{y} }{ \,\mathrm{d}{x} }$ 就是 $1$。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 $\frac{ \,\mathrm{d}{y} }{ \,\mathrm{d}{x} }$ 呢?这没法讨论了。但是呢,如果限定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比如 $y=x^2$,那么 $ \,\mathrm{d}{y} $ 对应的 $y_n$ 就不能随意取了,必须用 $ \,\mathrm{d}{x} $ 对应的 $x_n$ 结合 $y=x^2$ 计算出来,而且无论怎么取 $x_n$,$\frac{ \,\mathrm{d}{y} }{ \,\mathrm{d}{x} }$ 在 $x=x_0$ 处的结果都会是 $2x_0$。
为了方便,我们也可以把 $\frac{ \,\mathrm{d}{f} (x)}{ \,\mathrm{d}{x} }$ 表示为 $\frac{ \,\mathrm{d}{}} { \,\mathrm{d}{x} }f(x)$。这里,我们将 $\frac{ \,\mathrm{d}{}} { \,\mathrm{d}{x} }$ 视为一个操作,它把 $f(x)$ 变成其导函数 $f'(x)$。更进一步,我们还可以写出 $f'=\frac{ \,\mathrm{d}{}} { \,\mathrm{d}{x} }f$。
两个重要的性质
定理 1 导数的线性性
假设 $f(x)$ 和 $g(x)$ 是两个处处可导4的函数,那么 $\frac{ \,\mathrm{d}{}} { \,\mathrm{d}{x} }(f(x)+g(x))=\frac{ \,\mathrm{d}{}} { \,\mathrm{d}{x} }f(x)+\frac{ \,\mathrm{d}{}} { \,\mathrm{d}{x} }g(x)$。
证明很简单,留作习题。
定理 2 Leibniz 律
假设 $f(x)$ 和 $g(x)$ 是两个处处可导的函数,那么 $\frac{ \,\mathrm{d}{}} { \,\mathrm{d}{x} }(f(x)g(x))=f(x)\frac{ \,\mathrm{d}{}} { \,\mathrm{d}{x} }g(x)+g(x)\frac{ \,\mathrm{d}{}} { \,\mathrm{d}{x} }f(x)$
证明:
我们从定义 3 出发。
\begin{equation}
\begin{aligned}
\frac{ \,\mathrm{d}{}} { \,\mathrm{d}{x} }(f(x)g(x))=&\lim\limits_{h\to 0}\frac{f(x+h)g(x+h)-f(x)g(x)}{h}\\
=&\lim\limits_{h\to 0}\frac{f(x+h)g(x+h)-f(x+h)g(x)+f(x+h)g(x)-f(x)g(x)}{h}\\
=&\lim\limits_{h\to 0}\frac{f(x+h)g(x+h)-f(x+h)g(x)}{h}+\\&\lim\limits_{h\to 0}\frac{f(x+h)g(x)-f(x)g(x)}{h}\\
=&\lim\limits_{h\to 0}f(x+h)\frac{ \,\mathrm{d}{}} { \,\mathrm{d}{x} }g(x)+g(x)\frac{ \,\mathrm{d}{}} { \,\mathrm{d}{x} }f(x)\\
=&f(x)\frac{ \,\mathrm{d}{}} { \,\mathrm{d}{x} }g(x)+g(x)\frac{ \,\mathrm{d}{}} { \,\mathrm{d}{x} }f(x)~.
\end{aligned}
\end{equation}
证毕。
有了这两条性质,我们足以计算很多常见函数的导函数了。
例 3 多项式函数
多项式是形如 $f(x)=a_0+a_1x+a_2x^2+\cdots+a_nx^n$ 的函数。为了计算其导函数,我们首先要考虑最简单的多项式,$x^n$。
$f(x)=x$ 的导函数很容易计算,就是处处等于 1。现在,把 $x^2$ 表示为 $f(x)f(x)$,那么根据定理 2 ,其导函数就是 $1\cdot f(x)+1\cdot f(x)=2f(x)=2x$。
一般地,对于正整数 $n$,$x^n$ 的导函数是 $nx^{n-1}$。这可以通过已知 $x^{n-1}$ 的导函数是 $(n-1)x^{n-2}$ 一步步利用定理 2 归纳得到。
结合定理 1 ,即可计算出任意多项式函数的导函数了。
2. 链式法则
1. ^ 这一条是保证总能画出割线,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嘛,$a_n=b_n$ 的话这条割线就画不出来了。
2. ^ $x=2$ 处即点 $(2, 4)$。也可以说 $y=4$ 且 $x>0$ 处,但肯定是 $x=2$ 处的说法更方便。
3. ^ 取极限过程就是指,取一系列这样的 $x$ 构成一个数列 $\{x-x_0\}$,且这个数列趋于 $0$。$\lim\limits_{x-x_0\to 0}$ 等价于 $\lim\limits_{x\to x_0}$。
4. ^ 即每一个点上都有导数。
致读者: 小时百科一直以来坚持所有内容免费无广告,这导致我们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 长此以往很可能会最终导致我们不得不选择大量广告以及内容付费等。 因此,我们请求广大读者
热心打赏 ,使网站得以健康发展。 如果看到这条信息的每位读者能慷慨打赏 20 元,我们一周就能脱离亏损, 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向所有读者继续免费提供优质内容。 但遗憾的是只有不到 1% 的读者愿意捐款, 他们的付出帮助了 99% 的读者免费获取知识, 我们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