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选择量子擦除实验

                     

贡献者: 1917KMN; 蒋岱兵

预备知识 狄拉克符号,量子测量

1. 实验装置与实验现象

图
图 1:实验装置图(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如图 1 所示,左上角的光源发射光子,光子随后经过双缝。把红色路径标识的缝记为左缝,另一条则称为右缝。光子经过双缝后会进入 $BBO$ 晶体。$BBO$ 将会吸收每一个入射的光子并发射出两个纠缠的光子。这两个光子经过棱镜后会分别射向不同的方向。我们把射向屏幕 $D_0$ 的光子称为 $A$ 光子,另一个称为 $B$ 光子。$D_0$、$D_1$、$D_2$、$D_3$、$D_4$ 都是感光屏。$BS_a$、$BS_b$、$BS_c$ 是半透半反射镜,入射的光子有一半概率反射、一半概率透射。$M_a$、$M_b$ 是全反射镜。在经过 $BS_c$ 后,从两条缝中射出的光子所产生的 $B$ 光子的路径完全重合。从双缝到 $D_1$、$D_2$、$D_3$、$D_4$ 光程远大于到 $D_0$ 的光程,因此可以在观察到 $D_0$ 上的现象后再对虚线框中的 $B$ 光子观测系统进行调整。

   在进行实验时,按如下的步骤操作:

   (i)令光源每次只发射一个光子。

   (ii)观察 $D_0$ 屏幕上的光子落点,并记下另外四个屏幕中感光的屏幕编号。若 $D_i(i=1,2,3,4)$ 屏幕感光,则将对应的光子落点记为 $i$ 类点。重复进行多次。

   (iii)只开放左狭缝,观察 $D_0$ 屏幕上的光子落点,这类落点记为 $L$ 类落点。重复进行多次。然后,在只开放右狭缝的情况下进行同样的工作,对应的落点记为 $R$ 类落点。

   实验完成后,将光子的落点画在图上,构成光强分布图。将 $i(i=1,2,3,4,L,R)$ 类点的分布称为 $i$ 类分布,所有光子落点的分布称为总分布。实验现象如下:

   (i)总分布图中不存在干涉条纹。

   (ii)$1$ 类分布与 $2$ 类分布中存在干涉条纹。

   (iii)$3$ 类分布与 $4$ 类分布中不存在干涉条纹。

   (iv)$3$ 类分布等于 $R$ 类分布,$4$ 类分布等于 $L$ 类分布。

   (v)总分布等于 $|\alpha|^2$ 倍的 $L$ 类分布与 $|\beta|^2$ 倍的 $R$ 类分布之和。

2. 假设与约定

   为方便下面的讨论,这里做一些必要的简化,并对符号作出约定。

   光子经过双缝后,其态矢量是确定的。显然,这个态矢可以写为如下的形式:

\begin{equation} \left\lvert \Psi(t=0) \right\rangle =\alpha \left\lvert \chi_L(t=0) \right\rangle +\beta \left\lvert \chi_R(t=0) \right\rangle ~. \end{equation}
其中 $ \left\lvert \chi_L(t=0) \right\rangle $ 表示这样的一个态:$t=0$ 时刻,光子刚通过狭缝,此时对光子的位置进行测量,可以完全肯定它来自于左边的狭缝。若 $t=0$ 时刻,从两边狭缝透射出的波函数没有任何重叠(即 $\chi_L(t=0)\chi_R(t=0)$ 处处为零),这样的效果就可以达成。$ \left\lvert \chi_R(t=0) \right\rangle $ 的定义同理。所以,在光子刚经过狭缝时,对光子的位置进行测量,就可以完全肯定光子经过了哪条狭缝,且经过左边狭缝的概率为 $|\alpha|^2$,经过右边狭缝的概率为 $|\beta|^2$。这两个概率的和为 $1$(这就保证了态矢量 $ \left\lvert \Psi \right\rangle $ 的归一化),而它们的具体值取决于光源的位置和两条狭缝的宽度等参数,这里不讨论。通过以上的定义,还可以看出 $ \left\lvert \psi_L(t=0) \right\rangle $ 正交于 $ \left\lvert \psi_R(t=0) \right\rangle $,$ \left\lvert \phi_L(t=0) \right\rangle $ 正交于 $ \left\lvert \phi_R(t=0) \right\rangle $,这是因为从两边狭缝透射出的波函数没有任何重叠。

   接下来研究 $BBO$ 晶体对态矢量的作用。简单起见,假设光子经过双缝后立刻受到 $BBO$ 的作用。当一个光子射入 $BBO$ 晶体时,将产生一对除自旋外各种属性和状态都相同的光子,且这对光子的属性和状态与入射的光子也相同。设 $\mathscr{E}_A$ 为 $A$ 光子的轨道态空间(即不考虑自旋的态空间),$\mathscr{E}_B$ 为 $B$ 光子的轨道态空间,$\mathscr{E}_I$ 为入射光子的轨道态空间。经过 $BBO$ 晶体后整个体系的轨道态空间即为 $\mathscr{E}_A$ 和 $\mathscr{E}_B$ 的张量积。为了保证属性相同,$\mathscr{E}_A$ 与 $\mathscr{E}_B$、$\mathscr{E}_I$ 互相自然同构。若入射光子的态矢量为 $ \left\lvert \chi \right\rangle $,出射的 $A$ 光子的态矢量为 $ \left\lvert \psi \right\rangle $、出射的 $B$ 光子的态矢量为 $ \left\lvert \phi \right\rangle $,则 $ \left\lvert \chi \right\rangle $、$ \left\lvert \psi \right\rangle $、$ \left\lvert \phi \right\rangle $ 应当在同构映射的意义下彼此相等(或相差一个无意义的相位因子)。从而,经过 $BBO$ 晶体后,整个体系的态矢量应当为

\begin{equation} \left\lvert \Psi(t=0) \right\rangle =\alpha \left\lvert \psi_L(t=0) \right\rangle \left\lvert \phi_L(t=0) \right\rangle +\beta \left\lvert \psi_R(t=0) \right\rangle \left\lvert \phi_R(t=0) \right\rangle ~. \end{equation}
其中 $ \left\lvert \psi_L(t=0) \right\rangle $ 是与 $ \left\lvert \chi_L(t=0) \right\rangle $ 在同构映射的意义下相等的矢量,$ \left\lvert \psi_R(t=0) \right\rangle $、$ \left\lvert \phi_L(t=0) \right\rangle $、$ \left\lvert \phi_R(t=0) \right\rangle $ 的定义同理。这里没有考虑自旋态空间,实际上这对后面的解释没有实质性影响。请读者想一想为什么?

   现在考虑体系的演化。在射出 $BBO$ 晶体后,$A$ 光子和 $B$ 光子将各自独立地演化,因此体系的哈密顿算符是这两者各自的哈密顿算符(的延伸算符)之和,即 $H=H_A+H_B$。假定 $ \left\lvert \psi_L(t) \right\rangle $ 是满足下列薛定谔方程的解:

\begin{equation} \mathrm{i} \hbar\frac{ \,\mathrm{d}{}} { \,\mathrm{d}{t} } \left\lvert \psi_L \right\rangle =H_A \left\lvert \psi_L \right\rangle ~. \end{equation}
该解的初态即为 $ \left\lvert \psi_L(t=0) \right\rangle $。同理,对 $ \left\lvert \psi_R(t) \right\rangle $、$ \left\lvert \phi_L(t) \right\rangle $、$ \left\lvert \phi_R(t) \right\rangle $ 也作同样的假定。于是,任意时刻整个体系的态可以写作
\begin{equation} \left\lvert \Psi(t) \right\rangle =\alpha \left\lvert \psi_L(t) \right\rangle \left\lvert \phi_L(t) \right\rangle +\beta \left\lvert \psi_R(t) \right\rangle \left\lvert \phi_R(t) \right\rangle ~. \end{equation}
这是因为这样定义的 $ \left\lvert \Psi(t) \right\rangle $ 满足整个体系的薛定谔方程:
\begin{align} & \mathrm{i} \hbar\frac{ \,\mathrm{d}{}} { \,\mathrm{d}{t} } \left\lvert \Psi(t) \right\rangle \notag \\ ={}&\alpha(( \mathrm{i} \hbar\frac{ \,\mathrm{d}{}} { \,\mathrm{d}{t} } \left\lvert \psi_L(t) \right\rangle ) \left\lvert \phi_L(t) \right\rangle + \left\lvert \psi_L(t) \right\rangle ( \mathrm{i} \hbar\frac{ \,\mathrm{d}{}} { \,\mathrm{d}{t} } \left\lvert \phi_L(t) \right\rangle )) \notag \\ &+\beta(( \mathrm{i} \hbar\frac{ \,\mathrm{d}{}} { \,\mathrm{d}{t} } \left\lvert \psi_R(t) \right\rangle ) \left\lvert \phi_R(t) \right\rangle + \left\lvert \psi_R(t) \right\rangle ( \mathrm{i} \hbar\frac{ \,\mathrm{d}{}} { \,\mathrm{d}{t} } \left\lvert \phi_R(t) \right\rangle )) \notag \\ ={}&\alpha(H_A \left\lvert \psi_L(t) \right\rangle \left\lvert \phi_L(t) \right\rangle + \left\lvert \psi_L(t) \right\rangle H_B \left\lvert \phi_L(t) \right\rangle ) \notag \\ &+\beta(H_A \left\lvert \psi_R(t) \right\rangle \left\lvert \phi_R(t) \right\rangle + \left\lvert \psi_R(t) \right\rangle H_B \left\lvert \phi_R(t) \right\rangle ) \notag \\ ={}&H \left\lvert \Psi(t) \right\rangle ~. \end{align}
哈密顿量各自独立,态矢量当然是互相独立地演化。这样体系的演化就得到了求解。为简化讨论,再对体系的演化提出以下假设:

   (i)所有的态都是已归一化的。

   (ii)$B$ 光子的波函数在 $BS_c$ 之前的路径上是不重叠的,即 $\phi_L(\boldsymbol{r_B},t)\phi_R(\boldsymbol{r_B},t)$ 在路径上恒为零。

   (iii)$A$ 光子与 $B$ 光子的波函数分布范围足够小,使得在屏幕后面探测不到光子,也即不会出现光子从屏幕外面经过的情况。

   屏幕对光子的作用相当于进行了一次位置的测量,这会导致态矢量发生跃变。假设在 $t_A$ 时刻屏幕 $D_0$ 感光,在 $t_B$ 时刻 $D_1$、$D_2$、$D_3$、$D_4$ 中的任意一个感光。一般 $t_B>t_A$,也就是说屏幕 $D_0$ 先感光,另外四个屏幕再感光。下面假设 $t_A=t_B$,这样会给计算带来方便,也不会给解释问题带来实质性影响。如果不这样假设,将会涉及到态矢量的跃变等问题,较难处理,作者以后可能会补上这一内容。

3. 对实验结果的解释

   现在只看 $D_0$ 上的落点分布而不关注另外四个感光屏上出现的现象,则 $A$ 的位置分布就是概率关于 $\boldsymbol{r_A}$ 的边缘分布。联合概率分布为

\begin{align} &\rho(\boldsymbol{r_A},\boldsymbol{r_B}) \notag \\ ={}&|\alpha\psi_L(\boldsymbol{r_A},t_A)\phi_L(\boldsymbol{r_B},t_A)+\beta\psi_R(\boldsymbol{r_A},t_A)\phi_R(\boldsymbol{r_B},t_A)|^2 \notag \\ ={}&|\alpha|^2|\psi_L(\boldsymbol{r_A},t_A)|^2|\phi_L(\boldsymbol{r_B},t_A)|^2 \notag \\ &+|\beta|^2|\psi_R(\boldsymbol{r_A},t_A)|^2|\phi_R(\boldsymbol{r_B},t_A)|^2 \notag \\ &+2Re(\alpha\beta^*\psi_L(\boldsymbol{r_A},t_A)\psi_R^*(\boldsymbol{r_A},t_A)\phi_L(\boldsymbol{r_B},t_A)\phi_R^*(\boldsymbol{r_B},t_A))~. \end{align}
对 $\boldsymbol{r_B}$ 积分得到关于 $\boldsymbol{r_A}$ 的边缘概率分布。考虑到 $ \left\lvert \phi_L \right\rangle $ 和 $ \left\lvert \phi_R \right\rangle $ 都是归一化的态,可得
\begin{align} &\rho_A(\boldsymbol{r_A}) \notag \\ ={}&\int \rho(\boldsymbol{r_A},\boldsymbol{r_B}) \,\mathrm{d}{} ^3\boldsymbol{r_B} \notag \\ ={}&|\alpha|^2|\psi_L(\boldsymbol{r_A},t_A)|^2+|\beta|^2|\psi_R(\boldsymbol{r_A},t_A)|^2 \notag \\ &+2Re(\alpha\beta^*\psi_L(\boldsymbol{r_A},t_A)\psi_R^*(\boldsymbol{r_A},t_A) \left\langle \phi_R(t_A) \middle| \phi_L(t_A) \right\rangle )~. \end{align}
注意到薛定谔方程是保内积的,即
\begin{align} & \mathrm{i} \hbar\frac{ \,\mathrm{d}{}} { \,\mathrm{d}{t} } \left\langle \xi \middle| \eta \right\rangle \notag \\ ={}& \mathrm{i} \hbar(\frac{ \,\mathrm{d}{}} { \,\mathrm{d}{t} } \left\langle \xi \right\rvert ) \left\lvert \eta \right\rangle + \mathrm{i} \hbar \left\langle \xi \right\rvert (\frac{ \,\mathrm{d}{}} { \,\mathrm{d}{t} } \left\lvert \eta \right\rangle ) \notag \\ ={}&- \left\langle \xi \right\rvert H \left\lvert \eta \right\rangle + \left\langle \xi \right\rvert H \left\lvert \eta \right\rangle \notag \\ ={}&0~. \end{align}
而 $ \left\lvert \phi_L \right\rangle $ 和 $ \left\lvert \phi_R \right\rangle $ 两个态初始时就是正交的,于是得 $A$ 光子的总分布
\begin{equation} \rho_A(\boldsymbol{r_A})=|\alpha|^2|\psi_L(\boldsymbol{r_A},t_A)|^2+|\beta|^2|\psi_R(\boldsymbol{r_A},t_A)|^2~. \end{equation}
注意,$|\psi_L(\boldsymbol{r_A},t_A)|^2$ 是 $L$ 类分布,$|\psi_R(\boldsymbol{r_A},t_A)|^2$ 是 $R$ 类分布。于是实验现象(i)和(v)得到解释。

   如果 $D_3$ 或 $D_4$ 感光,$D_0$ 上的光强分布函数就是 $D_3$ 或 $D_4$ 感光时 $A$ 光子关于 $\boldsymbol{r_A}$ 的条件概率分布。以 $D_3$ 感光为例,记 $D_3$ 屏幕的空间区域为 $\Sigma(D_3)$。根据上面的假设,显然有 $\phi_R(\boldsymbol{r_B}\in\Sigma(D_3),t_B)\neq 0$ 且 $\phi_L(\boldsymbol{r_B}\in\Sigma(D_3),t_B)=0$。与式 24 (本应为式 9,但编译器自动生成为式 24)同理,光子 $B$ 的边缘分布为 $\rho_B(\boldsymbol{r_B})=|\alpha|^2|\phi_L(\boldsymbol{r_B},t_B)|^2+|\beta|^2|\phi_R(\boldsymbol{r_B},t_B)|^2$。于是在 $D_3$ 感光的条件下,$A$ 光子的概率分布为:

\begin{align} &\rho_{A|B}(\boldsymbol{r_A}|\boldsymbol{r_B}\in\Sigma(D_3)) \notag \\ ={}&\frac{\int_{\Sigma(D_3)}\rho(\boldsymbol{r_A},\boldsymbol{r_B}) \,\mathrm{d}{} ^3\boldsymbol{r_B}}{\int_{\Sigma(D_3)}\rho_B(\boldsymbol{r_B}) \,\mathrm{d}{} ^3\boldsymbol{r_B}} \notag \\ ={}&\frac{|\beta|^2|\psi_R(\boldsymbol{r_A},t_A)|^2\int_{\Sigma(D_3)}|\phi_R(\boldsymbol{r_B},t_A)|^2 \,\mathrm{d}{} ^3\boldsymbol{r_B}}{|\beta|^2\int_{\Sigma(D_3)}|\phi_R(\boldsymbol{r_B},t_A)|^2 \,\mathrm{d}{} ^3\boldsymbol{r_B}} \notag \\ ={}&|\psi_R(\boldsymbol{r_A},t_A)|^2~. \end{align}
$D_4$ 感光的情况也是同理的。于是实验现象(iii)和(iv)得到解释。

   如果 $D_1$ 或 $D_2$ 感光,$D_0$ 上的光强分布函数就是 $D_1$ 或 $D_2$ 感光时 $A$ 光子关于 $\boldsymbol{r_A}$ 的条件概率分布。以 $D_1$ 感光为例,记 $D_1$ 屏幕的空间区域为 $\Sigma(D_1)$。根据上面的假设,显然有 $\phi_L(\boldsymbol{r_B}\in\Sigma(D_1),t_B)\neq 0$ 和 $\phi_R(\boldsymbol{r_B}\in\Sigma(D_1),t_B)\neq 0$。令

\begin{equation} \begin{cases} \mathscr{I}_1=\int_{\Sigma(D_1)}|\phi_L(\boldsymbol{r_B},t_B)|^2 \,\mathrm{d}{} ^3\boldsymbol{r_B}~; \\ \mathscr{I}_2=\int_{\Sigma(D_1)}|\phi_R(\boldsymbol{r_B},t_B)|^2 \,\mathrm{d}{} ^3\boldsymbol{r_B}~; \\ \mathscr{I}_3=\int_{\Sigma(D_1)}\phi_L(\boldsymbol{r_B},t_B)\phi_R^*(\boldsymbol{r_B},t_B) \,\mathrm{d}{} ^3\boldsymbol{r_B}~. \end{cases} \end{equation}
于是在 $D_1$ 感光的条件下,$A$ 光子的概率分布为:
\begin{align} &\rho_{A|B}(\boldsymbol{r_A}|\boldsymbol{r_B}\in\Sigma(D_1)) \notag \\ ={}&\frac{\int_{\Sigma(D_1)}\rho(\boldsymbol{r_A},\boldsymbol{r_B}) \,\mathrm{d}{} ^3\boldsymbol{r_B}}{\int_{\Sigma(D_1)}\rho_B(\boldsymbol{r_B}) \,\mathrm{d}{} ^3\boldsymbol{r_B}} \notag \\ ={}&\frac{|\alpha|^2\mathscr{I}_1|\psi_L(\boldsymbol{r_A},t_A)|^2+|\beta|^2\mathscr{I}_2|\psi_R(\boldsymbol{r_A},t_A)}{|\alpha|^2\mathscr{I}_1+|\beta|^2\mathscr{I}_2} \notag \\ &+\frac{2Re(\alpha\beta^*\mathscr{I}_3\psi_L(\boldsymbol{r_A},t_A)\psi_R^*(\boldsymbol{r_A},t_A))}{|\alpha|^2\mathscr{I}_1+|\beta|^2\mathscr{I}_2}~. \end{align}
虽然 $ \left\langle \psi_R \middle| \psi_L \right\rangle =0$,也即 $\psi_L\psi_R^*$ 在全空间的积分为零,但是一般而言 $\mathscr{I}_3\neq 0$,因此干涉项存在。于是实验现象(ii)得到解释。

4. 相关讨论

   由式 11 (本应为式 6,但编译器自动生成为式 11)可知,干涉项始终存在,但是某些观测方式会将干涉项消去。其实,干涉发生在两个光子之间,上述实验中的纠缠状态导致一个光子无法与自己发生干涉,因为它的路径信息被另一个光子泄露出去了。或许可以用一种粗糙的方式来理解这个问题。微观粒子未被观测时具有波粒二象性;一旦被观测,它就必须显示出明显的粒子性或波动性,而不能两者兼有。当观测到路径信息以后,它就具有了粒子性,因而不可能出现干涉条纹之类的波动性产物。若光子的路径信息被纠缠光子泄露,则实验人员时刻都可以通过观测纠缠光子来获知光子的路径信息。即使当前时刻还没有进行观测,但光子具有被观测的 “风险”。试想,如果光子先表现出了波动性,而后实验人员又获知了光子的路径信息,那么光子就同时具有粒子性和波动性了,这就违背了自然规律。自然界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不得不要求光子不能表现波动性。若 $D_1$ 或 $D_2$ 感光,自然界就可以肯定没有人能获知光子的路径信息,所以光子被允许表现出波动性,从而 $1$ 类分布与 $2$ 类分布中存在干涉项。

   人们曾经提出这样的想法来刁难自然界:连续发射许多光子,先观测 $D_0$ 上是否具有干涉条纹,如果有就立即(“立即” 的含义是,在 $B$ 光子到达虚线方框之前进行操作)将 $BS_a$ 和 $BS_b$ 换成全反射镜,如果没有干涉条纹就立即将 $BS_a$ 和 $BS_b$ 去掉。这样一来,当有干涉条纹时,$B$ 光子将会被 $D_3$ 或 $D_4$ 探测到,进而可以获知光子经过了哪条狭缝,这导致获知光子路径和出现干涉条纹这两件矛盾的事同时发生;如果没有干涉条纹,$B$ 光子将会被 $D_1$ 或 $D_2$ 探测到,于是无从知道光子的路径,这导致光子的波动性平白无故地消失。这将是相当诡异的。为了弥补这个自然界的漏洞,人们又想出了一个解释。光子可以预判人类未来是否将会对其的路径信息进行观测,并由此决定自己的行为。读者可以自行上网搜索此实验的相关科普文章,会发现 “量子力学违反因果律” 等说法,正是出自于此。如果人类将要观测,那么光子就让干涉条纹消失;否则,就发生干涉。这种解释显然行不通,但似乎又没有别的更好的解释。事实上,以上这些想法就是人们对量子纠缠认识尚不深刻时提出的,这也是本实验名称的来源。

   后来,人们发现,根本不会出现以上那些诡异的现象,因为如果只看 $D_0$,将不可能看到任何干涉条纹。由式 24 (本应为式 9,但编译器自动生成为式 24)可以发现,不论后面对纠缠光子进行什么操作,$A$ 光子的概率分布中都没有干涉项。如果后面选择对光子的路径信息进行擦除,也就是将 $BS_a$ 和 $BS_b$ 去掉,就可以在 $1$ 类分布图与 $2$ 类分布图中分别看到干涉条纹。但是,这种方法仅能对 $1$ 类路径和 $2$ 类路径分别进行擦除,所以总分布仍然没有干涉条纹。至此,所有的矛盾都能顺利得到解释了。


致读者: 小时百科一直以来坚持所有内容免费无广告,这导致我们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 长此以往很可能会最终导致我们不得不选择大量广告以及内容付费等。 因此,我们请求广大读者热心打赏 ,使网站得以健康发展。 如果看到这条信息的每位读者能慷慨打赏 20 元,我们一周就能脱离亏损, 并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向所有读者继续免费提供优质内容。 但遗憾的是只有不到 1% 的读者愿意捐款, 他们的付出帮助了 99% 的读者免费获取知识, 我们在此表示感谢。

                     

友情链接: 超理论坛 | ©小时科技 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