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和机械能(高中)

                     

贡献者: kahoyip; addis

预备知识 牛顿运动定律

1. 功

   在直线运动中,如果一个力 $F$ 作用在物体上,且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 $s$,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机械功(简称)。功常用字母 $W$ 表示。做功的过程是能量变化的过程,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在国际单位中,功的单位是焦耳,简称,符号为 $\mathrm{J}$,$1\mathrm{J}=1\mathrm{N \cdot m}$。

恒力对物体做的功

   当力的方向与物体位移的方向相同时,功的大小等于力的大小与位移大小的乘积,即:

\begin{equation} W=Fs~. \end{equation}

   若拓展到一般情况,力和位移都是矢量,功是力和位移的点乘(内积) $W = \boldsymbol{\mathbf{F}} \boldsymbol\cdot \boldsymbol{\mathbf{s}} $。因此功是一个标量。由于点乘满足分配律,当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发生了一段位移,它们对物体所做的总功等于各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代数和,也等于合力在该位移下做的功

\begin{equation} W = ( \boldsymbol{\mathbf{F}} _1 + \boldsymbol{\mathbf{F}} _2 + \dots) \boldsymbol\cdot \boldsymbol{\mathbf{s}} = \boldsymbol{\mathbf{F}} _1 \boldsymbol\cdot \boldsymbol{\mathbf{s}} + \boldsymbol{\mathbf{F}} _2 \boldsymbol\cdot \boldsymbol{\mathbf{s}} + \dots~ \end{equation}

   当力的方向与物体位移的方向的夹角为 $\theta$ 时,对 $ \boldsymbol{\mathbf{F}} $ 进行正交分解可得 $ \boldsymbol{\mathbf{F}} $ 沿位移方向的分力 $F_1=F\cos \theta$,垂直于位移方向的分力 $F_2=F\sin \theta$。易知物体在分力 $F_1$ 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 $ \boldsymbol{\mathbf{s}} $,在 $F_2$ 的方向上没有位移,$ \boldsymbol{\mathbf{F}} $ 对物体做功大小为:

\begin{equation} W=Fs\cos \theta~. \end{equation}

   要注意的是,对于功的计算式,位移必须是在力在作用过程中发生的。

变力对物体做的功

   对于变力做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此处列举几个常用的方法:

  1. 分解成多个恒力做功的阶段,分别计算再求代数和。
  2. 图像法:已知力—位移图像(力和位移在同一直线上)时,曲线与 $x$ 轴上方围成的面积为正功,与 $x$ 轴下方围成的面积为负功,高中阶段适用于规则几何图形及割补法可计算的情况。
  3. 求平均力:如果力的方向不变,其大小随位移均匀变化,可求出物体所受的平均力,进而用式 3 求解,这种情况也可从用图像法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情况推出。
  4. 微元法:如一个物体在一个大小不变的拉力 $ \boldsymbol{\mathbf{F}} $ 下做半径为 $r$ 的匀速圆周运动,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总功等于在无数段极小的位移上恒力 $ \boldsymbol{\mathbf{F}} $ 做功的和,所有极小位移的大小之和为 $\Delta s_1+\Delta s_2+\dots+\Delta s_n=2\pi r$,则 $W=F\Delta s_1+F\Delta s_2+\dots+F\Delta s_n=2\pi rF$。
  5. 已知恒定功率或平均功率以及做功时间,用式 4 求解。
  6. 利用动能定理式 7 列式求解,该方法适用范围较广,常为计算变力做功的首选。

2. 功率

   功与其对应做功所用时间之比叫做功率。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常用字母 $P$ 表示,其定义式为:

\begin{equation} P=\frac{W}{t}~. \end{equation}

   在国际单位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符号为 $\mathrm{W}$。

   额定功率:机械设备长时间正常工作时所能达到的最大输出功率,对某个设备来说其额定功率是一定的。

   实际功率:机械设备工作时实际的输出功率。

   联立式 3 式 4 和 $v=s/t$,可得功率与速度的关系:

\begin{equation} P=Fv\cos \theta~. \end{equation}

   研究功率的问题时,通常用式 4 计算平均功率,用式 5 计算瞬时功率。

3. 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用符号 $E_k$ 表示1

   质量为 $m$ 的物体,在速度大小为 $v$ 时所具有的动能为:

\begin{equation} E_k=\frac12mv^2~. \end{equation}

   注意:运动具有相对性,因此物体的动能与参考系有关。

   因为 $\mathrm{1kg\cdot (m/s)^2=1(kg\cdot m/s^2)\cdot m=1N\cdot m=1J}$,由式 6 可知动能的单位与功的单位相同。

4. 动能定理

   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W$ 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量 $\Delta E_k$。设物体的初动能为 $E_{k1}$,末动能为 $E_{k2}$ 则:

\begin{equation} W=\Delta E_k =E_{k2}-E_{k1}~. \end{equation}

   推导:设质量为 $m$ 的物体,在水平方向受到恒定的合外力 $ \boldsymbol{\mathbf{F}} $,以 $ \boldsymbol{\mathbf{v}} _1$ 的速度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到 $ \boldsymbol{\mathbf{v}} _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式 5 )、牛顿第二定律(式 1 )和功的计算(式 1 )可得:

\begin{equation} W=Fs=ma\frac{v_2^2-v_1^2}{2a}=\frac12mv_2^2-\frac12mv_1^2~. \end{equation}

   动能定律具有普遍性,除了上述推导中恒力做功、直线运动的情况,同样适用于变力做功、曲线运动的情况,当确定了物体运动过程的初末状态后,使用动能定理分析问题会较为方便。

5. 势能

   势能也叫位能,是与相互作用的物体的相对位置有关的能量,用符号 $E_p$ 表示2

重力势能

   物体受到重力并处于一定高度时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质量为 $m$ 的物体,在高度为 $h$ 处所具有的重力势能为:

\begin{equation} E_p=mgh~. \end{equation}

   物体的重力势能与参考平面(重力势能为零的平面)的选取有关,通常选地面或运动最低处为参考平面。

   质量为 $m$ 的物体在重力作用下,从高度为 $h_1$ 的位置运动至高度为 $h_2$ 的位置,位移大小为 $s$,位移与重力的夹角为 $\theta$,在此过程中,重力做功为:

\begin{equation} W_G=mgs\cos \theta=mg(h_1-h_2)=mgh_1-mgh_2~. \end{equation}

   根据式 9 物体在 $h_1$ 和 $h_2$ 处的重力势能分别为 $E_{p1}=mgh_1$ 和 $E_{p2}=mgh_2$,从 $h_1$ 到 $h_2$ 处,重力势能变化为 $\Delta E_p= E_{p2}-E_{p1}$,由此可得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的关系为:

\begin{equation} W_G=E_{p1}-E_{p2}=-\Delta E_p~. \end{equation}
由上式可知,重力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小;重力做负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大。

弹性势能

   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的各部分之间,由于有弹力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弹性势能

   弹性势能的大小也具有相对性,以弹簧为例,一般选取原长处为零势能点进行分析,对同一弹簧来说,从原长处伸长或压缩相同长度时其弹性势能大小相等。

   弹性势能的变化与弹力做功有关,弹力做正功时,弹性势能减小;弹力做负功时,弹性势能增大。

6. 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系统内,系统的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表达式为:

\begin{equation} E_{k1}+E_{p1}=E_{k2}+E_{p2}~. \end{equation}


1. ^ $E_k$ 中的 $k$ 表示 kinetic。
2. ^ $E_p$ 中的 $p$ 表示 potential。


致读者: 小时百科一直以来坚持所有内容免费,这导致我们处于严重的亏损状态。 长此以往很可能会最终导致我们不得不选择大量广告以及内容付费等。 因此,我们请求广大读者热心打赏 ,使网站得以健康发展。 如果看到这条信息的每位读者能慷慨打赏 10 元,我们一个星期内就能脱离亏损, 并保证在接下来的一整年里向所有读者继续免费提供优质内容。 但遗憾的是只有不到 1% 的读者愿意捐款, 他们的付出帮助了 99% 的读者免费获取知识, 我们在此表示感谢。

                     

友情链接: 超理论坛 | ©小时科技 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