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范大学 2013 年硕士入学考试物理试题

                     

贡献者: 待更新

   声明:“该内容来源于网络公开资料,不保证真实性,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

   考生注意: 可以使用计算器

  1. 一质点沿 x 轴作直线运动,其 v(t) 曲线如图所示,t=0 时,质点位于坐标原点,则 t=4.5s 时,质点在 x 轴上的位置为:
    (A)5m
    (B)2m
    (C)0
    (D)-2m
    (E)-5m
    图
    图 1
  2. 质点作曲线运动,F 表示位置矢量,v¯ 表示速度,a¯ 表示加速度,S 表示路程,α 表示切向加速度,下列表达式中
    (1)dv/dt=α (2)dr/dt=v (3)dS/dt=v (4)|dv/dt|=αt
    (A)只有(1)是对的
    (B)只有(2)是对的
    (C)只有(1)(2)是对的
    (D)只有(3)是对的
    (E)只有(2)(3)是对的
    (F)只有(4)是对的
  3. 下列关于牛顿定律的说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牛顿定律只在惯性系中成立,在非惯性系中不成立。
    (B)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在 F=0 的情况下的特例。 (C)在非惯性系中使用牛顿第二定律时,需考虑惯性力。 (D)牛顿第一定律指出惯性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
  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沿竖直面上光滑的圆弧形轨道下滑的过程中,轨道对物体的支持力不断增加。
    (B)从点作圆周运动时,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
    (C)用水平压力把一个物体压着靠在粗糙的竖直墙面上保持静止,当 F 逐渐增大时,物体所受的静摩擦力 f 也随 F 成正比地增大。
    (D)一辆汽车从静止出发,在平直公路上加速前进的过程中,如果发动机的功率一定,力大小不变,则汽车的加速度不变。
  5. 体重、身高相同的甲乙两人,分别用双手握住跨过无摩擦轻滑轮的子各一端。他们从同一高度由初速为零向上爬,经过一定时间,甲相对统子的速率是乙相对绳子速率的两倍,则到达顶点的情况是
    (A)甲先到达
    (B)乙先到达
    (C)同时到达
    (D)谁先到达不能确定
  6. 质量为 M 的平板车,以速度 v¯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行,一质量为 m 的物体从 h 高处竖直落到车子里,两者一起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 ()
  7. 一颗速率为 700m/s 的子弹,打穿一块木板后,速率降到 500m/s。如果让它继续穿过厚度和阻力均与第一块完全相同的第二块木板,则子弹的速率将降到 ()(空气阻力忽略不计)
  8. 下列物理量:质量,动量,冲量,动能,势能,功中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的物理量是 ()。(不考虑相对论效应)
  9. 关于刚体对轴的转动惯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取决于刚体的质量,与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无关。
    (B)取决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与轴的位置无关。
    (C)取决于刚体的质量,质量的空间分布和轴的位置。
    (D)只取决于转轴的位置,与刚体的质量和质量的空间分布无关。
  10. 一圆盘正在饶垂直于盘面的水平光滑固定轴 O 转动,如图射来两个质量相同,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在一条直线上的子弹,子弹射入圆盘并且留在盘内,则子弹射入后的瞬间,圆盘的角速度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
  11. 已知冰的熔解热为 3.35x105J/kg,则一克 0°C 的冰溶解成 0°C 的水时,它的熵变为 ()
  12. 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氢气,另一个盛氦气,开始时它们的压强和温度相等,现将 6J 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一定的温度,若欲使氢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氢气传递的热量为 ()
  13. 某理想气体体积按 v=ap 的规律变化,求气体从体积为 V1 膨胀到 V2 以时所做的功为 ()
  14. 摩尔数相同的氦气和氢气,其压强和分子数密度相同,则它们的 ()
    A.分子平均速率相同
    B.分子平均动能相何
    C.内能相同
    D.分子平均平动动能相等
  15. 一热机由温度为 727℃的高温热源处吸热,向温度为 527°C 的低温热源处放热,若热机在最大效率下工作,且每一循环吸热 2000J,则此热机每一循环做功为 ()
    (A)1600J
    (B)400J
    (C)550J
    (D)1457J
  16. 三个容器 A,B,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相同,而方均根速率之比为 VA2:VB2:VC2=1:2:4,则其压强之比 PA:PB:Pc()
    (A)1:2:4
    (B)4:3:1
    (C)1:4:16
    (D)1:4:8
  17. 在容积 V=4.0103m2 的容器中,装有压強为 p=5102pa 的理想气体,则容器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总和为 ()
    (A)2J
    (B)3J
    (C)5J
    (D)9J
  18. 若室内温度从 15°C 升高到 27℃,而室内气压不变,则此时室内分子数约减少了 ()
    (A)4%
    (B)5%
    (C)9%
    (D)10%
  19. 对于室温下的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的情况下,系统对外所做的功与从外界吸收的热盘之比 A/Q 等于 ()
    (A)13
    (B)14
    (C)25
    (D)27
  20. 一瓶氧气和氦气,它们的质量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同,则它们 () (A)温度和压强都相同
    (B)温度和压强都不相同
    (C)温度相同,但氧气的压強大于氦气的压强
    (D)温度相同,但氧气的压強小于氦气的压強
  21. 图中所示曲线表示球对称或轴对称静电场的某一物理量随径向距高 r 变化的关系,请指出该曲线可描述下列哪方面内容(E 为电场强度的大小,U 为电势)() (A)半径为 R 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体电场的 E-r 关系
    (B)半径为 R 的无限长均匀带电圆柱面电场的 E-r 关系
    (C)半径为 R 的均匀带正电球体电场的 U-r 关系
    (D)半径为 R 的均匀带正电球面电场的 U-r 关系
    图
    图 2
  22. 点电荷 Q 被曲面 S 所包围,从无穷远处引入另一点电荷 q 至曲面外一点,如图所示,则引入前后 ()
    (A)曲面 S 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B)曲面 S 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C)曲面 S 的电场强度通量变化,曲面上各点场强变化
    (D)曲面 S 的电场强度通量不变,曲面上各点场强不变
    图
    图 3
  23. 两根无限长平行指导线载有大小相等反向相反的电流 I,并各以 的变化率增长,一矩形线圈位于导线平面内(如图),则正确的选项是 ()
    (A)线圈中无感应电流
    (B)线圈中感应电流为顺时针方向
    (C)线圈中感应电流为逆时针方向
    (D)线圈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不确定
    图
    图 4
  24. 尺寸相同的铁环与铜环所包围的面积中,通以相同变化率的磁通量,当不计环的自感时,环中 () (A)感应电动势大小不同 (B)感应电动势大小相同,感应电流大小相同 (C)感应电动势大小不同,感应电流大小相同 (D)感应电动势大小相同,感应电流大小不同
  25. 电磁波在自由空间传播时,那么电场强度 E¯ 与磁场强度 H¯ ()
    (A)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的同一条直线上
    (B)朝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传播
    (C)互相垂直,且都垂直于传播方向
    (D)有相位差 π/2
  26. 在一个不带电的导体球壳内,先放进一电荷为+q 的点电荷,点电荷不与球壳内壁接触,然后使该球壳与地接触一下,再将点电荷+q 取走。此时,球壳的电荷为 (),电场分布的范围是 ()
  27. 一半径为 R 的均匀带电圆环,电荷线密度为 λ。设无穷远处为电势零点。则圆环中心 o 点的电势 U=()
  28. 如图,无限长直载流导线中通有电流 I,其右侧有面积为 S1S2 的两个矩形回路,长为 l,宽度分别为 a 和 2a。两个回路与长直载流导线在同一平面,且矩形回路的一边与长直载流导线平行,则通过面积为 S1 的矩形回路的磁通量与通过面积为 S2 的矩形回路的磁通量分别为 ()()
    图
    图 5
  29. 菲涅尔圆孔衍射中,对某一参考点,衍射孔只露出 1/3 个半波带,现在撤掉衍射屏,则有衍射屏和没有衍射屏两种情况下该点光强之比为 ()
    (A)1:2
    (B)2:1
    (C)1:2
    (D)2:1
    (E)1:1
  30. 在光栅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单色平行光由垂直射向光栅改变为斜入射光栅,观察到的光谱线 ()
    (A)最高级次变小,条数不变
    (B)最高级次变大,条数不变
    (C)最高级次变大,条数变多
    (D)最高级次不变,条数不变
  31. 在单缝夫琅禾费衍射实验中,单色平行光由垂直射向单缝,现将单缝后的成像透镜向上平移一小段距离,则观测屏上的条纹 ()
    (A)位置变化,间距变化
    (B)位置变化,间距不变
    (C)位置不变,间距变化
    (D)位置不变。间距不变
  32. 光栅的总缝数为 N,光栅常数为 d,则对某一级光谱而言,其分辨本领 ()
    (A)由 N 决定
    (B)由 d 决定
    (C)由 Nd 决定
    (D)由 1/(Nd)决定
  33. 右旋圆偏振光盘直通过 1/2 波片后,其偏振态是 ()
    (A)左旋园偏振光
    (B)右旋圆偏振光
    (C)左旋椭圆偏振光
    (D)右旋椭圆偏振光
  34. 理想单色光的波列长度为 ()
  35. 光场中某一点的复振幅为 Aeiθ/(2t),则该点电场振动的相位为 ()
  36. Michelson 干涉仪形成等倾条纹时,两反射镜可等效为厚度为 d 的空气膜,当入射光波长为 λ 时,观测到中心最亮,则第一暗环的角半径为 ()
  37. 单色光以某一角度 α(与法线夹角)斜入射一单缝形成 Fiaunhofer 衍射,光波长为 λ,缝宽为 b,则实验测出零级衍射斑的半角宽为 ()
  38. 圆偏振光入射四分之一波片,其出射光的偏振性质为 ()
  39. 基于德布罗意假设得出的公式 λ=12.26ER(eV)°A 的通用条件是 ()
    (A)带电的任何粒子,非相对论近似
    (B)一切实物粒子,非相对论近似
    (C)被电场束缚的电子,相对论结果
    (D)自由电子,非相对论近似
  40. 用能量为 12.7eV 的电子去激发基态氢原子时,受激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可能出现几条光谱线(不考虑自旋)
    (A)3
    (B)10
    (C)1
    (D)4
  41. em 为电子的荷质比,L,S 和 J 分别为电子的总轨道角动量、总自旋角动量和总角动量,则原子的总磁矩为
    (A)e2m(L+S)
    (B)e2m(J+S)
    (C)e2m(2L+S)
    (D)e2m(L+S)J(J+1)
  42. 电子填充原子壳层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被填充满的支壳层,所有的角动量为零
    (B)一个支壳层被填满半数时,总轨道角动量为零
    (C)必须是填满一个支壳层以后再开始填充另一个新支壳层
    (D)一个壳层中按泡利原理容纳的电子数为 2n2
  43. 由 A 个核子组成的原子核的结合能为 ΔE=Δmc2,其中 Δm
    (A)Z 个质子和 A-Z 个中子的静止质量之差
    (B)A 个核子的运动所量和核运动质量之差
    (C)A 个核子的运动质量和核静止质量之差
    (D)A 个核子的静止质量和核静止质量之差
  44. 在电磁波谱中,由原于核产生的射线是 ()
  45. 证明电子存在自旋的实验证据有(列举至少 3 个实验)()
  46. 发生正常塞曼效应的条件是 ()
  47. 波长为 1A 的 X 光光子的动量为 ()
  48. 玻尔氢原子理论的局限性在于 ()

                     

© 小时科技 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