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025172745/https://baike.sogou.com/kexue/d10996.htm

戴维森-革末实验

编辑

戴维森-革末实验是克林顿·戴维森和雷斯特·革末,于1923年至1927年间,在西方电气(后来的贝尔实验室)进行的实验,[1]实验中电子被镍金属晶体表面散射,并显示出衍射图案。这一现象证实了路易·德布罗意在1924年提出的波粒二象性假设,是创建量子力学过程中里程碑式的实验

1 历史和概述编辑

根据19世纪末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光被认为是由电磁波组成的,物质则被认为是由粒子组成。然而,这一理论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905年关于光电效应的论文中受到挑战。该论文将光描述为离散的和局域化的能量量子(现在称为光子),并使他获得了192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1924年,路易·德布罗意提出了他关于波粒二象性理论的论文,该论文提出了所有物质都表现出光子的波粒二象性的观点。[2]德布罗意认为,对于所有物质和辐射,其中粒子的能量  与其相关波的频率  有着普朗克关系:

 

粒子的动量  与波长的关系为德布罗意关系:

 

其中h为普朗克常数。

20世纪20年代,哥廷根的沃尔特·埃尔泽塞尔为戴维森-革末实验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指出物质的波动性质可以由晶体上的电子散射实验来验证,正如X射线的波动性质已通过晶体上的X射线散射实验所证实。[2][3]

埃尔泽塞尔的这个建议后来被他的同事(后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克斯·玻恩传达给了英国的物理学家。当戴维森和革末进行实验时,实验结果就是用埃尔泽塞尔的观点来解释的。然而,戴维森和革末实验的最初目的,并不是为了证实德布罗意假说,而是为了研究镍的表面。

美国物理学会为纪念这一实验,而在曼哈顿所设立的牌匾。

1927年的贝尔实验室里,克林顿·戴维森和雷斯特·革末向结晶镍靶发射慢速的电子。实验测量了反射电子强度的角度相关性,并确定其衍射图样与布拉格预测的X射线衍射图样相同。乔治·佩杰特·汤姆孙也在同一时期,用金属膜演示了相同的电子衍射图样。因此,戴维森和汤姆孙一同分享了193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2][4]戴维森-革末实验证实了德布罗意假说,即物质具有波动性。这与阿瑟·康普顿(192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发现的康普顿效应相结合,[5]建立了波粒二象性假说,这一假说正是量子理论的基础之一。

2 早期实验编辑

戴维森于1921年就开始着手研究电子轰击和二次电子发射,一系列相关实验一直持续到1925年。

实验装置

戴维森和革末的实际目标,是通过观察电子束流打在镍片表面后,不同角度下反弹的电子数量,来研究镍片的表面特性。他们预计,由于电子的尺寸很小,即使最光滑的晶体表面也会显得粗糙,因此电子束会发生漫反射。[6]

该实验包括垂直于镍晶体表面的电子束(来自电子枪,静电粒子加速器),以及用来测量不同角度反射电子的数量的探测器。电子枪是一个加热的灯丝,它释放热激发的电子,然后通过电势差加速这些电子,给它们一定量的动能,并射向镍晶体。为了避免电子在通向晶体表面的过程中,与其他原子碰撞,实验在真空室中进行。为了测量以不同角度散射的电子数量,使用了可以在晶体周边圆弧路径上移动的法拉第杯电子探测器。探测器被设计成只接受弹性散射电子。

在实验过程中,空气意外进入反应室,并在镍表面产生一层氧化膜。为了去除氧化物,戴维森和革末在高温烘箱加热了样品,但他们不知道这导致样品镍原有的多晶结构变成了大的单晶区域,且晶面在电子束的宽度上连续。[6]

当他们再次开始实验时,打在晶体表面的点在被晶体平面中的镍原子散射(此时原子之间有规律地间隔)。于是,1925年的实验,产生了有着意外峰值的衍射图案。

3 突破编辑

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休息后,戴维森参加了1926年夏天,在牛津举办的英国科学促进会。在这次会议上,他了解了量子力学的最新进展。令戴维森惊讶的是,梅克斯·玻恩在一个演讲,使用了他在1923年发表于科学上的衍射曲线,并利用这些数据证实了德布罗意假说。[7]

随后他了解到,在过去的几年中,其他科学家——沃尔特·埃尔泽塞尔、E.G.戴蒙德、布莱克特、詹姆斯·查德威克和查尔斯·埃利斯——都曾尝试过类似的衍射实验,但无法产生足够低的真空或探测到所需的低强度束流。[7]

回到美国后,戴维森对管道设计和探测器安装进行了改进,除了坐标之外还增加了方位角。随后的实验中,在65伏电压时,45°角处产生了强信号峰值。之后,他在自然上发表了一篇短讯标题为“镍单晶对电子的散射”。[8]

但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回答,因此实验一直持续到1927年。[9]

通过改变施加到电子枪上的电压,可以发现原子表面衍射电子的最大强度所处的角度,也会随之改变。在50°角和54伏电压时观察到最高强度,对应的电子动能为54 eV。[2]

正如马克斯·冯·劳厄在1912年证明的那样,周期性晶体结构是一种三维衍射光栅。最大反射角由布拉格阵列相长干涉的条件给出,布拉格定律

 

从先前镍晶体的X射线散射实验可知,对于n = 1、θ = 50,镍的晶面间距为 d = 0.091 纳米。[2]

根据德布罗意关系,电子的动能为54 eV波长为0.167 nm。根据布拉格定律,实验测量结果是0.165 nm,这与预测非常吻合。正如戴维森和革末在他们1928年的后续论文中所说,“这些结果,包括未能满足布拉格公式的数据,与我们以前在电子衍射实验中获得的结果一致。反射数据不能满足布拉格关系的原因,也是电子衍射束与它们的劳厄束类似物不一致的原因。”[1]然而,他们补充道,“计算得到的波长与下表所示的理论值非常一致。”[1]因此,尽管电子能量衍射不遵循布拉格定律,但它确实证实了德布罗意方程。

戴维森和革末意外发现电子衍射,是德布罗意假设的第一个直接证据,即粒子也可以具有波动性。

戴维森对细节的关注、他进行基础研究的资源、同事的专业知识和运气都促成了实验的成功。

4 实际应用编辑

直到20世纪60年代,真空管才充分变得可靠,并应用于电子衍射技术,但从那时起,科学家们便已经使用低能电子衍射,来探索结晶元素的表面特性,以及原子之间的间距。

参考文献

  • [1]

    ^Davisson, C. J.; Germer, L. H. (1928). "Reflection of Electrons by a Crystal of Nickel".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14 (4): 317–322. Bibcode:1928PNAS...14..317D. doi:10.1073/pnas.14.4.317. PMC 1085484. PMID 16587341..

  • [2]

    ^Eisberg, R.; Resnick, R. (1985). "Chapter 3 – de Broglie's Postulate—Wavelike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Quantum Physics: of Atoms, Molecules, Solids, Nuclei, and Particles (2nd ed.). John Wiley & Sons. ISBN 978-0-471-87373-0..

  • [3]

    ^Rubin, H. (1995). "Walter M. Elsasser". Biographical Memoirs. 68. National Academy Press. ISBN 978-0-309-05239-9..

  • [4]

    ^Davisson, Clinton Joseph; Thomson, George Paget (1937). "Clinton Joseph Davisson and George Paget Thomson for their experimental discovery of the diffraction of electrons by crystals". The Nobel Foundation..

  • [5]

    ^The Nobel Foundation (Arthur Holly Compton and Charles Thomson Rees Wilson) (1937). "Arthur Holly Compton for his discovery of the effect named after him and Charles Thomson Rees Wilson for his method of making the paths of electrically charged particles visible by condensation of vapour". The Nobel Foundation 1927..

  • [6]

    ^罗杰·扬、休·d·和弗里德曼(2004年)大学物理教育。11.培生教育,艾迪生韦斯利,旧金山,ISBN 0-321-20469-7,第1493-1494页。.

  • [7]

    ^Gehrenbeck, Richard K. (1978). "Electron diffraction: fifty years ago" (PDF). Physics Today. 31: 34–41. Bibcode:1978PhT....31a..34G. doi:10.1063/1.3001830..

  • [8]

    ^Davisson, C.; Germer, L. H. (1927). "The Scattering of Electrons by a Single Crystal of Nickel". Nature. 119 (2998): 558. Bibcode:1927Natur.119..558D. doi:10.1038/119558a0..

  • [9]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025172745/http://hermes . ffn . es/luisnavarro/Nuevo _ maletin/戴维孙_Germer_1927.

阅读 596
版本记录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