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胶是指从天然的树木(被子植物,例如橡胶树)中抽取的树液,在空气中会凝固。它是一种微粒聚合物混合的乳剂,成分包括蛋白质、生物碱、淀粉、糖类、植物油、单宁酸、树脂、树胶等等。
乳胶亦可指树液提炼后的延展性物质,或由此(尤其是未经硫化者)制成的橡胶,即天然乳胶橡胶(natural latex rubber)。如乳胶手套(latex gloves),乳胶避孕套(latex condom)和乳胶服装等。很多人对这种橡胶内的乳胶过敏。 乳胶亦可指将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以界面活性剂乳化。
虽然有时使用术语时,胶体 和乳胶 可以通用,但当分散相和连续相都是液体时,应使用乳胶。乳胶,是一种液体(分散相)在另一种液体(连续相)中分散。乳胶的例子有调味汁、均脂牛奶以及一些用于金属加工的切削液。
同样两种液体可以形成不同类型的乳胶。例如,油和水可以形成水包油乳胶,其中油是分散相,水是分散介质。(涉及所有复杂生物体的脂蛋白,就是这方面的一个例子。)其次,它们也可以形成油包水乳胶,其中水是分散相,油是分散介质。多重乳胶也是可能的,包括“水包油包水”和“油包水包油”。[1]
IUPAC定义
液滴分散在另一种液体中的流体体系。
注 1: 该定义基于参考资料中的定义提出[2]
注 2: 液滴可以是非晶态、液晶态或两者的混合态
注 3: 分散相中液滴的直径分布通常从10nm-100μm
;即液滴可能超过胶体颗粒一般尺寸极限。
注 4: 油/水乳胶是指离散相为有机物,连续相为水或水溶液,
水/油乳胶是指离散相是水或水溶液,连续相为
有机溶剂(油)。
注 5: 水/油乳胶有时又被称为反相乳胶。但“反相乳胶”
容易引起歧义,误导理解为该乳胶与常规乳胶具有相反
的性质。因此,不推荐使用它。[3]
乳胶包含分散相和连续相,相之间的边界称为“界面”[4]。因为光穿过乳胶相界面时会发生散射,所以乳胶往往呈混浊状。当所有的光均匀散射时,乳胶呈白色。当乳胶的浓度很低时,高频(低波长)光就会散射地更多,乳胶呈现蓝色–这就是“丁达尔效应”。如果乳胶浓度足够高,颜色将朝着相对较长的波长转化,呈现出更多的黄色。这种现象很容易观察到,可以对比含有少量脂肪的脱脂奶和含有高乳脂浓度的奶油。另一个例子是水和油的混合液。
两种特殊类型的乳胶——微乳液和纳米乳液(专有名称),液滴尺寸小于100 nm——呈现半透明状。[5]这一特性是由于只有液滴尺寸超过入射光波长的四分之一时,光才会发生散射。可见光波长在390到750nm之间,如果液滴尺寸低于100 nm,光可以穿过乳胶而不发生散射。[6]由于纳米乳液和微乳液外观相似,所以它们经常被混淆。与需要专门设备才能生产的半透明纳米乳液不同,微乳液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和共溶剂的混合物“溶解”油分子而自发形成的。[5]然而,微乳液中所需的表面活性剂浓度比半透明纳米乳液中高几倍,并且显著超过分散相的浓度。由于表面活性剂有很多副作用,在不少应用中表现出不利影响,甚至被禁止使用。此外,微乳液的稳定性通常容易受到稀释、加热或改变pH值的影响。
普通乳胶本质上是不稳定的,因此不容易自发形成。乳胶的形成离不开能量输入,一般通过摇动、搅拌、均质化或超声[7] 。随着时间的推移,乳胶趋向于恢复到两相混合前的稳定状态。这方面的一个例子是油醋汁,油和醋组成的不稳定乳胶,除非连续搅拌,否则它会快速分离。这条规则也有一些重要的例外——微乳液在热力学上稳定,而半透明纳米乳液在动力学上稳定。[5]
油和水混合是变成“油包水”乳胶还是“水包油”乳胶取决于两相的体积分数和乳化剂(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参见下文乳化剂 )。一般来说,班克罗夫特规则适用。乳化剂和乳化颗粒倾向于促进其溶解度低的相成为分散相。例如,蛋白质在水中比在油中溶解得更好,因此往往形成水包油乳胶(即,它们促进油滴在水的整个连续相中的分散)。
如果两种疏水液体混合形成乳胶,且分散相浓度很高,其几何结构是分形的:乳胶颗粒不可避免地会在小尺度上形成动态非均匀结构。这些结构的几何形状是分形的,大小也呈现不规则性。结构特性通过一个通用函数控制,该函数取决于组分的体积含量。这些不规则性的分形维数为2.5。[8]
乳胶稳定性是指乳胶抵抗其性质随时间变化的能力。[9][10]乳胶有四种不稳定性:絮凝、乳化 / 沉淀、凝聚和奥斯瓦尔德熟化。当液滴之间有吸引力时,就会发生絮凝,此它们会形成像葡萄串一样的絮凝物。当液滴相互碰撞并结合形成更大的液滴时,就会发生凝聚,因此平均液滴尺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大。乳胶也可以乳化,液滴在浮力的影响下或在离心机产生的向心力下,上升到乳胶的顶部。[9]乳化是乳制品和非乳制品饮料(即牛奶、咖啡牛奶、杏仁牛奶、豆奶)中的常见现象,通常不会改变液滴大小。[11]沉降是与乳化相反的现象,通常在油包水乳胶中观察到[4]。当分散相比连续相密度大时,重力将密度大的液滴拉向乳胶底部,发生沉淀。与乳化相似,沉降遵循斯托克定律。
合适的“表面活性剂”可以增加乳胶的动力学稳定性,使得液滴的大小不会随时间显著变化。例如,以单、双甘油酯和乳蛋白作为表面活性剂的水包油乳胶,在25℃下储存28天,油滴大小稳定。[11]
乳胶的稳定性可以通过光散射、聚焦光束反射率测量、离心和流变学等技术来表征。每种方法都有优点和缺点。
一些产品的失稳动力学过程可能长达几个月,甚至数年。通常,配方设计师必须加快这一过程,以便在产品设计期内合理的时间完成测试。热方法是最常用的——包括提高乳胶温度以加速失稳(需在低于相变或化学降解的临界温度的条件下)。当使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时,温度不仅影响粘度,还影响表面张力,或更大范围地影响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高温下存储乳胶,可以模拟产品的实际情况(如,炎热夏季在汽车中放置一管防晒乳),也可以将失稳过程加速到200倍。
机械加速法,包括振动、离心和搅拌。
这些方法几乎都是经验性的,缺乏可靠的科学依据。
乳化剂是一种通过增加动力学稳定性来稳定乳胶的化合物。一类乳化剂被称为“表面活性剂”。乳化剂通常含有极性(即亲水性或水溶性)部分,和非极性(即疏水性或亲脂性)部分。因此,乳化剂多少能溶于水中或油中。易溶于水(反之,难溶于油)的乳化剂通常会形成水包油乳胶,而易溶于油的则会形成油包水乳胶。[12]
食品乳化剂的例子有:
洗涤剂是另一类表面活性剂,通过与油和水发生物理作用,稳定悬浮液中油-水界面。这一原理被用在肥皂中,以去除油脂达到清洁的目的。在药剂学中使用许多不同的乳化剂来制备化妆品,如面霜和乳液。常见的例子包括乳化蜡、 聚山梨酯-20 和鲸蜡硬脂醇聚醚-20。[13]
有时内相本身可以起到乳化剂的作用,内相化为“纳米级”液滴分散在外相中,形成纳米乳液。这个现象有一个著名例子——“乌佐效应”,当水被倒入某些茴香型烈酒中就会发生“纳米乳液”现象,如乌佐、帕蒂斯 、苦艾酒、阿拉克或拉基酒。易溶于乙醇的茴香醚形成纳米尺寸的液滴,并在水中乳化。酒最终颜色是不透明的乳白色。
乳化可能涉及许多不同的化学、物理过程和机理:
水包油乳液在食品中很常见:
油包水乳液在食品中不太常见,但仍然存在:
其他食物也可以制成类似乳胶的产品,例如肉糜可以理解为一种悬浮在液体中的肉,类似于真正的乳胶。
在制药,美发,个人卫生和化妆品中,经常使用乳胶(乳液)。它们通常是油和水构成的,许多情况下它们的连续性取决于药物配方。这些乳胶被称为乳膏、软膏、亚麻剂(香脂)、糊剂、膜或液体,这主要取决于油水比、其他添加剂以及预期的给药途径。[14][15]前5个是外用剂型,可用于皮肤、经皮、眼、直肠或阴道。高液体化乳胶也可口服,在某些情况下可注射。[14]
微乳液用于输送疫苗和杀死微生物。[16]这些技术中使用的典型乳胶是大豆油纳米乳液,颗粒直径为400-600nm。[17]与其他类型的抗菌方法不同,这个过程不是化学的,而是机械的。液滴越小,表面张力越大,因此与其他脂质融合所需的力也越大。在高剪切混合器作用下,油被洗涤剂乳化并形成稳定乳胶,当遇到细胞膜上或细菌与病毒包膜上的脂质时,会迫使脂质与自身结合。上述过程大规模发生时,实际上分解了细胞膜,杀死了病原体。大豆油乳胶不会伤害正常的人体细胞,也不会伤害大多数高等生物的细胞,但精子细胞和血细胞除外,由于其膜结构的特殊性,它们易受纳米乳液的影响。因此,目前没有使用这类纳米乳液静脉注射的(IV)。这种纳米乳液最有效的应用是对表面进行消毒。一些纳米乳液已被证实可以有效地破坏HIV-1和肺结核病原体。
乳化剂能有效扑灭易燃液体小型薄层的溢出物( B类火灾)。通过高压喷嘴向燃料中施加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乳化剂将燃料封装在燃料-水乳液中,从而在水相中将可燃蒸汽捕获。
对于大批量/深层液体燃料引起的大火灾,乳化剂的灭火效果有限,因为灭火所需乳化剂的量是燃料体积的函数,而其它试剂如水成膜泡沫只需要覆盖燃料表面,就能减少可燃蒸汽缓解灾情。[18]
乳胶用于制造聚合物分散体——在乳胶“相中”生产聚合物具有许多工艺优势,如防止产品凝结。这种聚合产生的产品可以用作乳胶——如胶水和油漆中的主要成分。合成乳胶 (橡胶)也通过这一工艺生产。
^Khan, A. Y.; Talegaonkar, S; Iqbal, Z; Ahmed, F. J.; Khar, R. K. (2006). "Multiple emulsions: An overview". Current Drug Delivery. 3 (4): 429–43. doi:10.2174/156720106778559056. PMID 17076645..
^IUPAC (1997). "Emulsion". Compendium of Chemical Terminology (The "Gold Book"). Oxford: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ications. doi:10.1351/goldbook.E02065. ISBN 978-0-9678550-9-7.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2-03-10.CS1 maint: BOT: original-url status unknown (link).
^Slomkowski, Stanislaw; Alemán, José V.; Gilbert, Robert G.; Hess, Michael; Horie, Kazuyuki; Jones, Richard G.; Kubisa, Przemyslaw; Meisel, Ingrid; Mormann, Werner; Penczek, Stanisław; Stepto, Robert F. T. (2011). "Terminology of polymers and polymerization processes in dispersed systems (IUPAC Recommendations 2011)".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83 (12): 2229–2259. doi:10.1351/PAC-REC-10-06-03..
^Loi, Chia Chun; Eyres, Graham T.; Birch, E. John (2018), "Protein-Stabilised Emulsions", Reference Module in Food Science, Elsevier, doi:10.1016/b978-0-08-100596-5.22490-6, ISBN 9780081005965.
^Mason TG, Wilking JN, Meleson K, Chang CB, Graves SM (2006). "Nanoemulsions: Formation, structure,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PDF). Journal of Physics: Condensed Matter. 18 (41): R635–R666. Bibcode:2006JPCM...18R.635M. doi:10.1088/0953-8984/18/41/R01..
^Leong TS, Wooster TJ, Kentish SE, Ashokkumar M (2009). "Minimising oil droplet size using ultrasonic emulsification". 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 16 (6): 721–7. doi:10.1016/j.ultsonch.2009.02.008. PMID 19321375..
^Kentish, S.; Wooster, T.J.; Ashokkumar, M.; Balachandran, S.; Mawson, R.; Simons, L. (2008). "The use of ultrasonics for nanoemulsion preparation". Innovative Food Science & Emerging Technologies. 9 (2): 170–175. doi:10.1016/j.ifset.2007.07.005..
^Ozhovan M.I. (1993). "Dynamic uniform fractals in emulsions" (PDF). J. Exp. Theor. Phys. 77 (6): 939–943. Bibcode:1993JETP...77..939O..
^McClements, David Julian (16 December 2004). Food Emulsions: Principles, Practices, and Techniques, Second Edition. Taylor & Francis. pp. 269–. ISBN 978-0-8493-2023-1..
^Silvestre, M.P.C.; Decker, E.A.; McClements, D.J. (1999). "Influence of copper on the stability of whey protein stabilized emulsions". Food Hydrocolloids. 13 (5): 419. doi:10.1016/S0268-005X(99)00027-2..
^Loi, Chia Chun; Eyres, Graham T.; Birch, E. John (2019). "Effect of mono- and diglycerides on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stability of a protein-stabilised oil-in-water emulsion". 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 240: 56–64. doi:10.1016/j.jfoodeng.2018.07.016. ISSN 0260-8774..
^凯西迪,法学博士。乳液:使油和水混合。从检索http://www . aocs . org/stay-informed/inform-magazine/featured-articles/乳液-making-oil-and-water-mix-April-2014.
^Anne-Marie Faiola (2008-05-21). "Using Emulsifying Wax". TeachSoap.com. TeachSoap.com. Retrieved 2008-07-22..
^Aulton, Michael E., ed. (2007). Aulton's Pharmaceutics: The Design and Manufacture of Medicines (3rd ed.). Churchill Livingstone. pp. 92–97, 384, 390–405, 566–69, 573–74, 589–96, 609–10, 611. ISBN 978-0-443-10108-3..
^Troy, David A.; Remington, Joseph P.; Beringer, Paul (2006). Remington: The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harmacy (21st ed.).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pp. 325–336, 886–87. ISBN 978-0-7817-4673-1..
^"Adjuvant Vaccine Development".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8-07-05. Retrieved 2008-07-23..
^"Nanoemulsion vaccines show increasing promise". Eurekalert! Public News List. University of Michigan Health System. 2008-02-26. Retrieved 2008-07-22..
^Friedman, Raymond (1998). Principles of Fire Protection Chemistry and Physics.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ISBN 978-0-87765-440-7..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