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028225759/https://baike.sogou.com/kexue/d10468.htm

超镄元素之争

编辑

自20世纪60年代起,第104号化学元素至第106号化学元素的名称一直是一个具有很大争议的话题,一些核化学家称之为“超镄元素之争”,[1][2] 因为它涉及到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继镄(第100号元素)之后的元素。

这场争论是由美国科学家和苏联科学家之间争论谁首先分离了这些元素引起的。1997年这一争议的最终解决方案也决定了第107号元素至第109号元素的名称。

1 争议编辑

按照惯例,新发现的化学元素的命名权归发现者所有。然而,对于第104号、105号和106号元素的发现,苏联实验室和美国实验室之间就是谁先发现了它们而存在争议。双方都为第104号和105号元素进行了命名,但都不承认对方所取的名字。

第106号元素的美国名字seaborgium也引起了一些人的反对,因为它指的是美国化学家格伦·西奥多·西博格( Glenn T. Seaborg ),在这个名字被提出的时候他还活着。[3] (在爱因斯坦和费米还活着的时候,也有人提议把锿[Einsteinium]和镄[fermium]作为新元素的名字,但由于冷战时期的保密政策,这两个名字只是在他们死后才公之于众。)

2 对立双方编辑

涉及到元素命名冲突的两个主要群体是:

  • 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Lawrence Berkeley Laboratory)的一个美国团队。
  • 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Joint Institute for Nuclear Research)的一个俄罗斯团队。
  • 作为仲裁方,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无机化学命名委员会( IUPAC Commission on 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向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大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德国重离子研究中心(GSI)的一个团队发现了第107号至第109号元素(这一点毫无争议),但当委员会建议将美国人提出的105号元素的名称“hahnium”改为GSI发现的108号元素时,GSI的这一团队也被迫卷入这场争论中。

首选名称
团队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名祖
美国团队 104 rutherfordium Ernest Rutherford
105 hahnium Otto Hahn
106 seaborgium Glenn T. Seaborg
俄罗斯团队 104 kurchatovium Igor Kurchatov
105 nielsbohrium Niels Bohr

2.1 提案

Darmstadt方提案

德国团队为第107号至第109号元素建议的名称是:[4]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名祖
107 nielsbohrium Niels Bohr
108 hassium Hesse(德国地名)
109 meitnerium Lise Meitner

IUPAC方提案

1994年,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无机化学命名委员提出了下列名称: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名祖
104 dubnium Dubna(俄罗斯地名)
105 joliotium Frédéric Joliot-Curie
106 rutherfordium Ernest Rutherford
107 bohrium Niels Bohr
108 hahnium Otto Hahn
109 meitnerium Lise Meitner

此举试图通过对俄罗斯和美国之间存在争议的元素的名称进行一定程度的“共享”来解决争端——将第104号元素的名称替换为纪念杜布纳研究中心(Dubna research center)的名称,而不是以Seaborg命名第106号元素。

3 对IUPAC94提案的反对意见编辑

这一解决方案遭到美国化学协会(ACS)的反对,理由是美国团队为第106号元素命名的权利没有任何问题,该团队应有权为元素命名。事实上,IUPAC决定将发现第106号元素的荣誉授予伯克利。

同样,德国团队反对美国建议以“hahnium”来命名第108号元素,他们提到一个长期存在的惯例,即元素是根据其发现者命名的。[5]

此外,考虑到许多美国书籍已经分别使用了rutherfordium(鈩)和hahnium(𬭊)来命名第104号和第105号元素,美国化学会反对将这些名称用于其他元素。

1995年,IUPAC放弃了这一有争议的规定,成立了一个由各国代表组成的委员会,旨在找到一个妥协办法。他们建议以“seaborgium”命名第106号元素,交换条件是删除除了已确立的名称的“lawrencium”(第103号元素)之外的所有其他美国提案。同样已经确立名字很久的第102号元素nobelium的名称被替换为以 Georgy Flerov命名的“flerovium”,经确认,1993年科学家们在杜布纳首次报道了该元素的合成。这遭到了美国科学家的拒绝,该决定也被撤回。[6] “ flerovium”一名后来被用于命名第114号元素。[7]

4 决议(IUPAC 97)编辑

1996年,IUPAC举行了另一次会议,重新审议了手头的所有名字,并接受了另一套建议;最终决议于1997年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39届IUPAC大会上获得批准并发表。[8] 第105号元素根据俄罗斯地名杜布纳(Dubna,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的位置)被命名为 dubnium (Db);美国团队的建议名称被用于第102号、103号、104号和106号元素。“dubnium ”这一名称在IUPAC先前的建议中曾用于第104号元素。美国科学家“不情愿地”同意了这一决定。[9] IUPAC指出,伯克利实验室在命名锫、锎和镅元素时的提议已经被多次批准,而且接受 “rutherfordium”和“seaborgium”作为第104号元素第106号元素的名字来补偿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在发现第104号、105号和106号元素中做出的贡献。[10]

1997年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第39届国际自然及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大会上商定了下列名称: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名祖
104 rutherfordium Ernest Rutherford
105 dubnium Dubna, Russia
106 seaborgium Glenn Theodore Seaborg
107 bohrium Niels Bohr
108 hassium Hesse, Germany
109 meitnerium Lise Meitner

因此,第106号元素至第109号元素的命名原则遵照了以发现者命名的惯例,[11] 两个有争议的命名提议最终由两个对立双方“妥协共享”。

5 总结编辑

第101号-112号元素的命名提案和最终决议总结(此表包含在《TWG报告》中):[9]

原子序数 学名 美方提议名称 俄方提议名称 德方提议名称 92年折中方案名称 IUPAC 94提案名称 ACS 94提案名称 IUPAC 95提案名称 IUPAC 97提案名称 目前名称
101 unnilunium mendelevium mendelevium mendelevium mendelevium mendelevium mendelevium mendelevium
102 unnilbium nobelium joliotium joliotium nobelium nobelium flerovium nobelium nobelium
103 unniltrium lawrencium rutherfordium lawrencium lawrencium lawrencium lawrencium lawrencium lawrencium
104 unnilquadium rutherfordium kurchatovium meitnerium dubnium rutherfordium dubnium rutherfordium rutherfordium
105 unnilpentium hahnium nielsbohrium kurchatovium joliotium hahnium joliotium dubnium dubnium
106 unnilhexium seaborgium rutherfordium rutherfordium seaborgium seaborgium seaborgium seaborgium
107 unnilseptium nielsbohrium nielsbohrium bohrium nielsbohrium nielsbohrium bohrium bohrium
108 unniloctium hassium hassium hahnium hassium hahnium hassium hassium
109 unnilennium meitnerium hahnium meitnerium meitnerium meitnerium meitnerium meitnerium
110 ununnilium hahnium becquerelium darmstadtium darmstadtium
111 unununium roentgenium roentgenium
112 ununbium copernicium copernicium

参考文献

  • [1]

    ^"The Transfermium Wars". 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 Educational Foundation for Nuclear Science, Inc. 51 (1): 5. 1995. ISSN 0096-3402..

  • [2]

    ^Fox, Stuart (2009-06-29). "What's It Like to Name An Element on the Periodic Table?". Popular Science..

  • [3]

    ^Seaborg commented wryly at a talk in 1995 that "There has been some reluctance on the part of the Commission for Nomenclature of Inorganic Chemistry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to accept the name because I'm still alive and they can prove it, they say." (An Early History of LBNL by Dr. Glenn T. Seaborg "Archived copy".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4-10-21. Retrieved 2007-03-28.CS1 maint: Archived copy as title (link)).

  • [4]

    ^[1] IUPAC verabschiedet Namen für schwere Elemente.

  • [5]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028225759/http://www.gsi.de/documents/DOC-2003-Jun-35-5.pdf (in German)..

  • [6]

    ^Hoffman, D. C.; Ghiorso, A.; Seaborg, G. T. (2000). The Transuranium People: The Inside Story. World Scientific. pp. 389–394. ISBN 978-1-78326-244-1..

  • [7]

    ^Loss, R. D.; Corish, J. (2012). "Names and symbols of the elements with atomic numbers 114 and 116 (IUPAC Recommendations 2012)" (PD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84 (7): 1669–72. doi:10.1351/PAC-REC-11-12-03. Retrieved 21 April 2018..

  • [8]

    ^Bera, J. K. (1999). "Names of the Heavier Elements". Resonance. 4 (3): 53–61. doi:10.1007/BF02838724..

  • [9]

    ^Hoffman, D. C.; Ghiorso, A.; Seaborg, G. T. (2000). The Transuranium People: The Inside Story. Imperial College Press. pp. 369–399. ISBN 978-1-86094-087-3..

  • [10]

    ^"Names and symbols of transfermium elements (IUPAC Recommendations 1997)".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 69 (12): 2471–2474. 1997. doi:10.1351/pac199769122471..

  • [11]

    ^Except for the change from nielsbohrium to bohrium, following the convention that elements are named after last names of scientists only..

阅读 78
版本记录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