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万·彼得罗维奇·巴甫洛夫(俄语: 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1849.9.26 – 1936.2.27)是因经典条件反射方面的工作而闻名的俄罗斯生理学家。
巴甫洛夫从小就表现出了一种不寻常的求知欲,他称之为“研究的本能”。 受到19世纪60年代最杰出的俄罗斯文学批评家皮萨里夫和俄罗斯生理学之父塞切诺夫传播的进步思想的启发,巴甫洛夫放弃了他的宗教生涯,献身于科学。1870年,他进入圣彼得斯堡大学物理和数学系学习自然科学。
巴甫洛夫于1904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成为俄罗斯第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2002年发表的《普通心理学评论》中的一项调查将巴甫洛夫列为20世纪第24位被引用最多的心理学家。[1]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已被发现在各种行为疗法和实验及临床环境中发挥作用,例如教育课堂,甚至通过系统脱敏来为对特定事物恐惧的人减轻恐惧感。[2][3]
伊万·巴甫洛夫出生在俄罗斯帝国梁赞,是家里11个孩子中年龄最大的 。他的父亲彼得·德米特里耶维奇·巴甫洛夫(1823-1899)是一名乡村俄罗斯东正教牧师。 他的母亲瓦尔瓦拉·伊万诺夫娜·乌彭斯卡娅(1826-1890)是一个忠诚的家庭主妇。小时候,巴甫洛夫很乐意参与家务,比如洗碗和照顾兄弟姐妹。他喜欢园艺、骑自行车、划船、游泳和玩戈洛斯基,他整个暑假都沉浸在这些活动中。[4] 虽然巴甫洛夫七岁时就能阅读,但他从高墙摔在石路上时受了重伤[5]。由于受伤,直到11岁他才开始正式上学。
巴甫洛夫在进入当地神学院之前就读于梁赞教会学校。然而,在1870年,为了去圣彼得堡的大学,他没有毕业就离开了神学院。在那里,他选择了物理和数学系,并选修了自然科学课程。在大学的第四年,他的第一个胰腺神经生理学研究项目[6] 为他赢得了声望很高的大学奖章。1875年,巴甫洛夫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他的课程,并获得了自然科学博士候选人的学位。在对生理学巨大兴趣的驱动下,巴甫洛夫决定继续他的研究,并进入皇家医学外科学院。在学院期间,巴甫洛夫成了他以前的老师埃利亚斯·冯·西恩的助手。[7] 当西恩被另一名教员取代后,他离开了该系。
过了一段时间,巴甫洛夫获得了兽医学院生理系康斯坦丁·尼古拉耶维奇·乌斯蒂莫维奇(Konstantin Nikolaevich Ustimovich)实验室助理的职位。[8] 两年来,巴甫洛夫为他的医学论文研究了循环系统。 1878年,俄罗斯著名临床医生波特金(S. P. Botkin)教授邀请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生理学家在生理实验室工作,担任诊所主任。1879年,巴甫洛夫从医学军事学院毕业,因其研究工作获得金奖。经过一场激烈的考试,巴甫洛夫获得了研究院的研究生奖学金。[9] 这项奖学金和他在波特金诊所担任生理实验室主任的职务,使得巴甫洛夫能够继续他的研究工作。1883年,他发表了关于心脏离心神经的博士论文,提出了神经学说和神经系统营养功能的基本原理。此外,他与波特金诊所的合作证明了循环器官活动中反射调节的基本模式。
完成博士学位后,巴甫洛夫去了德国莱比锡,在那里他与来自布雷斯洛的海德汉实验室的卡尔·路德维希和艾米尔·凯利一起学习。从1884年到1886年,他一直待在那里。海德汉当时正在研究狗的消化,用的是胃的外露部分。然而,巴甫洛夫通过解决维持外部神经供应的问题完善了这项技术。外露部分因被称为海德汉或巴甫洛夫小胃而有名。[10]
1886年,巴甫洛夫回到俄罗斯寻找新的职位。他申请圣彼得堡大学生理学系主任被拒绝了。最终,巴甫洛夫被聘为西伯利亚托木斯克大学和波兰华沙大学药理学主任。他两个职位都没有担任。1890年被任命为军事医学院药理学教授,任职5年。[10] 1891年,巴甫洛夫被邀请到圣彼得堡的帝国实验医学研究所组织和指导生理学系。[11]
在45年的时间里,在他的指导下,该研究所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生理研究中心之一。[12] 巴甫洛夫在1895年担任医学军事学院生理学主任期间,继续领导该研究所的生理学系。巴甫洛夫将连续三十年领导医学军事学院的生理学系。[10]
从1901年开始,巴甫洛夫连续四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提名。直到1904年,他才获得该奖项,因为他之前的提名并不针对任何发现,而是基于各种实验室发现。[12] 当巴甫洛夫获得诺贝尔奖时,诺奖组委会明确表示是“为了表彰他在消化生理学方面的工作,通过消化生理学,关于该学科重要方面的知识得到了转化和扩大”。[13]
巴甫洛夫正是在实验医学研究所对消化腺进行了经典的实验。这就是他最终获得上述诺贝尔奖的原因。[13] 巴甫洛夫研究了狗的胃功能,后来又研究了儿童的胃功能,[14] 通过外部化唾液腺,他可以收集、测量和分析唾液,以及唾液在不同条件下对食物的反应。他注意到狗在食物送到嘴里之前就会分泌唾液,于是他开始研究这种他称之为“精神分泌”的现象。
巴甫洛夫的实验室为实验动物提供了一个全尺寸的狗舍。巴甫洛夫对观察他们的长期生理过程很感兴趣。正如他所说,完成观察需要保持它们的存活和健康,以便进行慢性实验。这些是长期的实验,旨在了解动物的正常功能。这是一项新的研究,因为之前的实验都是“急性的”,也就是说狗要接受活体解剖,最终在这个过程中杀死了动物。[12]
1921年,毛古利斯在《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对巴甫洛夫的工作提出了批评,引起了人们对进行这些实验的环境的关注。这篇文章基于威尔斯的一份报告,声称巴甫洛夫在他的实验室里种植土豆和胡萝卜,文章说,“令人欣慰的是,巴甫洛夫教授种植土豆只是作为一种消遣,而且仍然把他的天赋最大限度地用于科学研究”。[15]同年,巴甫洛夫开始举行被称为“星期三会议”的实验室会议,会上他坦率地谈论了许多话题,包括他对心理学的看法。这项会议一直持续举办,直到他1936年去世。
巴甫洛夫受到苏联政府的高度重视,直到年龄很大了也能够继续他的研究。他受到列宁的赞扬。[16] 尽管得到了苏联政府的赞扬,政府还投入了大量资金来支持他的实验室,他也获得了荣誉,巴甫洛夫还是毫不掩饰他对苏联共产主义的反对和蔑视。[17]
1923年,他声明他不会牺牲哪怕是一只青蛙的后腿,去做那个政权在俄罗斯进行的那种社会实验。四年后,他写信给斯大林,抗议对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所作所为,并说他为身为俄罗斯人感到羞耻。[17]1934年谢尔盖·基洛夫被谋杀后,巴甫洛夫给莫洛托夫写了几封信,谴责随后发生的大规模迫害,并要求重新审理几个与他认识的人相关的案件。[17]
他在生命的弥留时刻都是有意识的,巴甫洛夫让他的一个学生坐在他的床边,记录他即将死亡的情况。他想为生命最后阶段的主观体验创造独特的证据。[17] 巴甫洛夫死于双侧肺炎,享年86岁。人们为他举行了盛大的葬礼,为了纪念他,他的书房和实验室作为博物馆被保存了下来。[17]
巴甫洛夫对生理学和神经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贡献。他的大部分工作涉及气质、条件反射和无意识反射行为的研究。巴甫洛夫进行并指导消化实验,经过12年的研究,终于在1897年出版了《消化腺的工作》。他的实验为他赢得了19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8] 这些实验包括通过外科手术从动物体内提取消化系统的部分,切断神经束以确定效果,以及在消化器官和外部囊袋之间植入瘘管以检查器官内容物。这项研究为消化系统的广泛研究奠定了基础。
反射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包括对压力和疼痛的无意识反应。
巴甫洛夫一直对希波克拉底和盖伦描述的气质类型的生物标志物感兴趣。他称这些生物标记为“神经系统的特性”,并确定了三个主要特性:(1)强度,(2)神经过程的活动性,(3)兴奋和抑制之间的平衡,并基于这三个特性得出了四种类型。他扩展了当时正在研究的四种气质类型的定义:粘液型、胆汁型、多血型、忧郁型,并将名字更新为“强势浮躁型、强势平衡安静型、强势平衡活泼型和弱势型”。
巴甫洛夫和他的研究人员观察并开始了超限抑制(TMI)的研究,当受到巨大的压力或触电引起的疼痛时,身体的自然反应会“关闭”(自动停止工作)。[19]这项研究表明,所有气质类型的人如何以相同的方式对刺激反应,但是不同的气质类型在不同的时间会有不同的反应。他评论说“最基本的遗传差异……在于他们多快能到达关闭点,并且快速关闭的神经系统有着完全不同的类型。”[20]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是当前学习理论的历史背景。[21] 然而,这位俄罗斯生理学家最初对经典条件反射的兴趣,几乎是在他对狗的消化实验中偶然发生的。[22]考虑到巴甫洛夫在他的许多实验中与动物密切合作,他早期的贡献主要是关于动物学习。然而,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已经在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不同生物体中得到检验。[22] 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已经扩展到各种环境,如教室和学习环境。
经典条件反射侧重于利用先前的条件来改变行为反应。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原理在上述条件下影响了课堂上使用的预防性先行控制策略。[23] 经典条件反射为当前的行为修正实践奠定了基础,例如先行控制。先行事件和条件被定义为行为发生之前的那些条件。[24] 巴甫洛夫早期的实验利用行为之前所做的事情或刺激(如音调)来让狗分泌唾液,就像老师操纵教学环境来产生积极的行为或减少不适应的行为一样。尽管巴甫洛夫没有把这个音调看作是前提条件,但他是最早证明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关系的科学家之一。巴甫洛夫系统地给出和收回刺激,以确定引发的前提,这种方法与教育专业人员进行功能行为评估的方式类似。[25] 经验证据支持先行策略在课堂环境中隐性运行。前提干预法得到预防性研究的支持,并能立即减少问题行为。[23]
巴甫洛夫著名的概念是“条件反射(conditioned reflex)”(或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conditional reflex),这是他在1901年与助手伊万·菲利普维奇·托洛契诺夫(Ivan Filippovitch Tolochinov)共同提出的。他在检查狗的唾液分泌率时,开始学习条件反射的概念。巴甫洛夫了解到,当蜂鸣器或节拍器在随后的时间里响起,食物以连续的顺序呈现给狗时,当食物呈现时,狗最初会流口水。后来,狗会把声音和食物的呈现联系起来,并在出现刺激时分泌唾液。托洛奇诺夫自己对这一现象的描述是“远距离反射”,他在1903年赫尔辛基自然科学大会上公布了这一结果。[26] 同年晚些时候,巴甫洛夫在马德里举行的第十四届国际医学大会上更全面地解释了这些发现,他在会上阅读了一篇题为《动物的实验心理学和精神病理学》的论文。[27]
随着巴甫洛夫的著作在西方变得有名,特别是通过约翰·沃森和斯金纳的著作而为人所知,“条件作用”作为一种自动的学习形式,成为比较心理学专业发展中的一个关键概念,以及研究潜在于行为主义下的心理状态的一般方法。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研究对人类如何认识自己、他们的行为和学习过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对经典条件反射的研究一直是现代行为疗法的核心。[27]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Bertrand Russell)曾指出,“用巴甫洛夫的方法是否能涵盖人类行为的全部,这个还值得商榷,但无论如何,它们涵盖了一个非常大的领域,而且在这个领域内,它们展示了如何以精确的数量来应用科学方法”。[28]
巴甫洛夫对条件反射的研究不仅对科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大众文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奥尔德斯·赫胥黎反乌托邦小说《美丽新世界》的主要主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托马斯·品钦的《引力的彩虹》的主题。
人们普遍认为巴甫洛夫总是通过按铃来暗示食物的出现。然而,他的著作记录了各种各样的刺激的使用,包括电击、口哨声、节拍器、音叉和除了铃声之外的一系列视觉刺激。1994年,卡塔尼亚质疑巴甫洛夫在实验中是否真的使用过铃铛。[29] 利特曼初步将这个公众误解归因于巴甫洛夫同时代的弗拉基米尔·米哈伊洛维奇·贝克特雷夫和约翰·沃森。然而,佐治亚大学的罗杰·托马斯说,他们发现“巴甫洛夫使用铃铛的另外三个参考文献强烈质疑利特曼的论点”。[30] 对此,利特曼回答说,卡塔尼亚回忆巴甫洛夫在研究中没有用铃铛是“令人信服……和正确的”。[31]
1964年,著名心理学家埃森克为英国医学杂志评论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讲座”:第一卷——“动物高级神经活动的二十五年客观研究”,第二卷——“条件反射和精神病学”。[32]
俄罗斯科学院巴甫洛夫生理研究所是由巴甫洛夫于1925年创建的,并在他死后以他的名字命名。[33]
伊万·巴甫洛夫于1881年5月1日与萨拉菲马·瓦西里耶夫娜·卡尔切夫斯卡娅结婚。他在1878年或1879年遇见了她,当时她去圣彼得堡教育学院学习。萨拉菲玛,简称萨拉,生于1855年。晚年,她因健康问题于1947年去世。
他们婚姻的前九年被经济问题所破坏;巴甫洛夫和他的妻子为了有个居所,常常不得不和别人住在一起,有一段时间,为了能够寻到住所,他们分开居住。尽管他们因贫困陷入绝望,但物质福利是次要考虑因素。萨拉的第一次怀孕以流产告终。当她再次怀孕时,这对夫妇采取了预防措施,她安全地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一个他们称之为米尔奇克的男孩;米尔奇克童年猝死后,萨拉变得非常沮丧。
伊凡和莎拉最终又生了四个孩子:弗拉基米尔、维克多、维塞罗德和维拉。[36] 他们最小的儿子维塞罗德于1935年死于胰腺癌,仅在他父亲去世前一年。[36] 巴甫洛夫是无神论者。[37]
^Haggbloom, Steven J.; Powell, John L., III; Warnick, Jason E.; Jones, Vinessa K.; Yarbrough, Gary L.; Russell, Tenea M.; Borecky, Chris M.; McGahhey, Reagan; et al. (2002). "The 100 most eminent psychologists of the 20th century".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6 (2): 139–152. doi:10.1037/1089-2680.6.2.139..
^Olson, M. H.; Hergenhahn, B. R. (2009).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Learning (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 Hall. pp. 201–203..
^Dougher, Michael J. (August 1, 1999). Clinical Behavior Analysis. Context Press. Retrieved April 1, 2018..
^Asratyan (1953), p. 8.
^Asratyan (1953), p. 9.
^Asratyan (1953), pp. 9–11.
^Todes, Daniel Philip (2002). Pavlov's Physiology Factory: Experiment, Interpretation, Laboratory Enterprise. JHU Press. pp. 50–. ISBN 978-0-8018-6690-6..
^Asratyan (1953), p. 12.
^Asratyan (1953), p. 13.
^Sheehy, Noel; Chapman, Antony J.; Conroy, Wendy A., eds. (2002). Ivan Petrovich Pavlov. Biographical Dictionary of Psychology. Routledge. ISBN 978-0415285612..
^Windholz, George (1997). "Ivan P. Pavlov: An overview of his life and psychological work". American Psychologist. 52 (9): 941–946. doi:10.1037/0003-066X.52.9.941..
^Ivan Pavlov. Science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An Encyclopedia..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04". nobelprize.org. Retrieved 28 January 2013..
^Reagan, Leslie A.; et al., eds. (2007). Medicine's moving pictures. Rochester, NY: University of Rochester Press. p. 285. ISBN 978-1-58046-234-1..
^Morgulis, S. (1921). "Professor Pavlov". Science. 53 (1360): 74. Bibcode:1921Sci....53Q..74M. doi:10.1126/science.53.1360.74. PMID 17790056..
^Lenin, V.I. (11 February 1921). "Concerning The Conditions Ensuring The Research Work Of Academician I. P. Pavlov and his associates". Izvestia..
^Ivan Pavlov在《大英百科全书》在线版的页面 (英文).
^"1904 Nobel prize laureates". Nobelprize.org. 10 December 1904. Retrieved 15 April 2012..
^Mazlish, Bruce (1995), Fourth Discontinuity: The Co-Evolution of Humans and Machines, Yale University Press, pp. 122–123, ISBN 0-300-06512-4.
^Rokhin, L, Pavlov, I and Popov, Y. (1963), Psychopathology and Psychiatry, Foreign Languages Publication House: Moscow..
^William Moore, J.; Manning, S. A.; Smith, W. I. (1978). Conditioning and Instrumental Learning. New York, NY: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pp. 52–61. ISBN 978-0070429024..
^Tarpy, Roger M. (1975). Basic Principles of Learning. Glenview, IL: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pp. 15–17..
^Kern, Lee; Clemens, Nathan H. (2007). "Antecedent strategies to promote appropriate classroom behavior". 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 44 (1): 65–75. doi:10.1002/pits.20206..
^Alberto, Paul A.; Troutman, Anne C. (2013).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 for Teachers (Ninth ed.). New Jersey: Pearson Education, Inc..
^Stichter, Janine P.; Randolph, Jena K.; Kay, Denise; Gage, Nicholas (2009). "The use of structural analysis to develop antcedent-based interventions for students with autism". Journal of Austim Development Disroder. 39 (6): 883–896. doi:10.1007/s10803-009-0693-8. PMID 19191017..
^Pavlov, I. P. (1927). Conditioned Reflex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Physiological Activity of the Cerebral Cortex.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G. V. Anrep.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 142..
^Plaud, J. J.; Wolpe, J. (1997). "Pavlov's contributions to behavior therapy: The obvious and the not so obviou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2 (9): 966–972. doi:10.1037/0003-066X.52.9.966. PMID 9382243..
^Russell, Bertrand (1931). The Scientific Outlook. London: George Allen & Unwin. p. 56..
^Catania, A. Charles (1994); Query: Did Pavlov's Research Ring a Bell?, Psycoloquy Newsletter, Tuesday, 7 June 1994.
^Thomas, Roger K. (1994). "Pavlov's dogs "dripped Saliva at the Sound of a Bell"". Psycoloquy. 5 (80)..
^Littman, Richard A. (1994). "Bekhterev and Watson Rang Pavlov's Bell". Psycoloquy. 5 (49)..
^Eysenck, H. J. (1964). "Pavlov's Writings". BMJ. 2 (5401): 111. doi:10.1136/bmj.2.5401.111-b. PMC 1815950..
^Pavlov Institute of Physiology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Archived 13 3月 2015 at the Wayback Machine. infran.ru.
^Anrep, G. V. (1936). "Ivan Petrovich Pavlov. 1849–1936". Obituary Notices of 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2 (5): 1–18. doi:10.1098/rsbm.1936.0001. JSTOR 769124..
^Schmadel, Lutz D. (2007). Dictionary of Minor Planet Names – (1007) Pawlowia.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p. 87. ISBN 978-3-540-00238-3. Retrieved 10 January 2018..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and Medicine 1904 Ivan Pavlov". Nobelmedia. Retrieved 2 February 2012..
^Pavlov's follower E.M. Kreps asked him whether he was religious. Kreps writes that Pavlov smiled and replied: "Listen, good fellow, in regard to [claims of] my religiosity, my belief in God, my church attendance, there is no truth in it; it is sheer fantasy. I was a seminarian, and like the majority of seminarians, I became an unbeliever, an atheist in my school years." Quoted in Windholz, George (1986). "Pavlov's Religious Orientatio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25 (3): 320–27. doi:10.2307/1386296. JSTOR 1386296..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