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028221405/https://baike.sogou.com/kexue/d10295.htm

底栖生物

编辑
海草和两个石鳖在一个潮汐池里

底栖生物是生活在海底、河流、湖泊或溪流底部之上、之中或附近的生物群落,生活区域也被称为底栖生物带。[1] 这个群落生活在海洋或淡水沉积环境中或附近,其范围从沿着前滨的潮汐池,到大陆架,再到深海。

许多适应深水压力的生物无法在上层水域生存。因为深水与浅水之间的差压是非常明显的。(每10米水深大约有一个大气压)。[2]

由于光在到达深海区之前就被其他生物群种吸收了,因此深海底栖生物生态系统的能量来源通常是从上层水域飘向深海的有机物。这种死亡和腐烂的物质维持着海底食物链。底栖生物带的大多数生物是食腐动物或是食碎屑动物。

1891年海克尔提出了“底栖生物”,[3] 这一概念起源于来自希腊名词 βένθος “大海的深度”。[1][4] 底栖生物在淡水生物学中是用来指淡水水体底部的生物,如湖泊、河流和溪流。[5] 因此有时也叫“水底生物”。[6]

1 食物来源编辑

富营养化对海洋底栖生物的影响

底栖生物的主要食物来源是藻类和陆地富含有机物的径流。水的深度、温度和盐度以及当地基质的类型都会影响底栖生物的存在。在沿海水域和其他光线到达底部的地方,海底光合作用硅藻可以繁殖。滤食性动物,如海绵和双壳贝类,占据坚硬的沙质底部。底内动物,如多毛类,占据较软的底部。鱼类,以及海星、蜗牛、头足类和甲壳类动物是重要的食肉动物和食腐动物。

底栖生物,如海星、牡蛎、蛤、海参、海蛇尾和海葵,是鱼类(如美丽突额隆头鱼)和人类的重要食物来源。

2 按大小编辑

2.1 大型底栖生物

它们身体尺寸较低的范围在0.5毫米,但通常大于3毫米,因此,很容易被肉眼看到。在沿海水域生态系统中,有不同类群的多种生物:如多孔类、环节类、腔肠类、软体动物、甲壳类、节肢动物等。[7]

海岸边生长的海草
棘皮动物
一种海鞘,用作裸鳃亚目动物螺旋卵的底物
典型大型底栖动物(自上而下)的显微照片,包括片脚类动物、多毛纲动物、蜗牛和摇蚊幼虫。

2.2 小型底栖生物

活的有孔虫“嗜温转轮虫”(轮虫目 )
水熊虫Hypsibius dujardini
腹毛动物门
桡足类

2.3 微型底栖生物

微底栖生物包括尺寸小于0.1毫米的微型底栖生物。如细菌、硅藻、纤毛虫、变形虫、鞭毛虫。

海洋硅藻
纤毛虫 stentor roeselii
鞭毛虫

3 按类型编辑

“各种海生蠕虫”:M.J.Schleiden(1804-1881)绘制

3.1 底栖动物

底栖动物包括属于底栖生物的动物。

3.2 底栖植物

底栖植物包括属于底栖生物的植物,主要是底栖硅藻和大型藻类(海藻)。

4 按位置编辑

4.1 底内动物

底内动物通常生活在含氧的沉积物中,或被掩埋,或在沉积物中挖掘洞穴,如海笔、沙钱。

4.2 底上动物

底上动物生活在沉积物的顶部,例如在沉积物的周围缓慢爬行的海参或者海蜗牛。

4.3 低游动物

低游动物生活在沉积物的正上方,例如石鳕鱼。

    参考文献

    • [1]

      ^Benthos from the Census of Antarctic Marine Life website.

    • [2]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028221405/https://oceanservice.noaa.gov/facts/pressure.html.

    • [3]

      ^Haeckel, E. 1891. Plankton-Studien. Jenaische Zeitschrift für Naturwissenschaft 25 / (Neue Folge) 18: 232-336. BHL..

    • [4]

      ^βένθος. Liddell, Henry George; Scott, Robert; A Greek–English Lexicon at the Perseus Project..

    • [5]

      ^North American Benthological Society website.

    • [6]

      ^Nehring, S. & Albrecht, U. (1997). Benthos und das redundante Benthon: Neologismen in der deutschsprachigen Limnologie. Lauterbornia 31: 17-30, [1]..

    • [7]

      ^Walag, Angelo Mark; Mae Oljae P. Canencia (2016). "Physico-chemical parameters and macrobenthic invertebrates of the intertidal zone of Gusa, Cagayan de Oro City, Philippines" (PDF).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s. 8 (1): 71–82. Retrieved October 27, 2015..

    阅读 839
    版本记录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