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025120839/https://baike.sogou.com/kexue/d11097.htm

无线电频率

编辑

射频(RF)是交流电流、交流电压、磁场、电场、电磁场或机械系统的振荡速率,其频率范围约为每秒两万次(20 KHz)到每秒三千亿次(300 GHz)。这大致处于音频的上限和红外线频率的下限之间。[1][2] 在这个频率范围内,振荡电流的能量能够以无线电波的形式从导体辐射到空间中。辐射频率的上限和下限由不同的信号源决定。

1 电流编辑

以射频振荡的电流(射频电流)具有直流电或低频交流电所不具备的特性。

  • 导体中的射频电流产生的能量可以以电磁波(无线电波)的形式辐射到空间中。这是无线电技术的基础。
  • 射频电流不会深入分布在电导体的内部,而是倾向于沿电导体表面流动;这就是所谓的趋肤效应。
  • 施加到身体上的射频电流,通常不会像低频电流那样产生电击的痛感和肌肉收缩。[3][4] 这是因为电流的方向改变太快,触发了神经膜的去极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射频电流是无害的;它们会造成内伤以及严重的表面烧伤,这称为射频烧伤。
  • 射频电流可以轻易地电离空气,在空气中形成传导路径。电弧焊接中使用的“高频”单元就利用了这一特性。它们使用频率高于配电频率的电流。
  • 另一个特性是能够通过包含绝缘材料的路径,例如电容器的电介质绝缘体。这是因为电路中的容抗随着频率而降低。
  • 相反,射频电流可以被线圈阻断。它甚至会被导线中的单匝或弯曲阻断。这是因为电路的感抗随频率而增加。
  • 当由普通电缆传导时,射频电流倾向于从电缆中的不连续处(如连接器)反射,然后沿着电缆向源方向返回,产生一种称为驻波的效应。因此,射频电流必须由被称为传输线的专用类型电缆承载,如同轴电缆。

2 频带编辑

无线电频谱被国际电信联盟(ITU)分成如下频带,每个频带都有一个传统命名:

频率

范围

波长

范围

ITU名称 IEEE频段[5]
全名 缩写[6]
3–30 Hz 105–104 km 极低频 ELF 不适用
30–300 Hz 104–103 km 超低频 SLF 不适用
300–3000 Hz 103–100 km 特低频 ULF 不适用
3–30 kHz 100–10 km 甚低频 VLF 不适用
30–300 kHz 10–1 km 低频 LF 不适用
300 kHz – 3 MHz 1 km – 100 m 中频 MF 不适用
3–30 MHz 100–10 m 高频 HF HF
30–300 MHz 10–1 m 甚高频 VHF VHF
300 MHz – 3 GHz 1 m – 10 cm 特高频 UHF UHF, L, S
3–30 GHz 10–1 cm 超高频 SHF S, C, X, Ku, K, Ka
30–300 GHz 1 cm – 1 mm 极高频 EHF Ka, V, W, mm
300 GHz – 3 THz 1 mm – 0.1 mm 至高频 THF 不适用

1GHz及以上的频率通常称为微波,[7] 30GHz及以上的频率称为毫米波。更详细的频带设计由IEEE标准——频带名称[5] 和欧盟/北约频带名称给出。[8]

3 通信中的射频编辑

射频信号在发射机、接收机、计算机和电视等许多功能单元中产生和处理。无线电频率也应用于载波电流系统,包括电话和控制电路。

4 医学中的射频编辑

辐射波或电流形式的射频能量已经在医疗中使用超过75年,[9] 通常用于基于射频消融的微创手术,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的治疗。[10]

5 对人体的影响编辑

通过人体组织的射频电流会在组织中产生热量,并可能导致烧伤。

6 测量编辑

低频射频信号的测量可以使用标准仪器。但较高频率的测量,需要更加专业化的测试设备。

7 机械振动编辑

虽然射频通常指电振荡,但机械射频系统也并不少见: 见机械滤波器和RF MEMS。

参考文献

  • [1]

    ^J. A. Fleming, The Principles of Electric Wave Telegraphy and Telephony, London: Longmans, Green & Co., 1919, p. 364.

  • [2]

    ^A. A. Ghirardi, Radio Physics Course, 2nd ed. New York: Rinehart Books, 1932, p. 249.

  • [3]

    ^Curtis, Thomas Stanley (1916). High Frequency Apparatus: Its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USA: Everyday Mechanics Company. p. 6..

  • [4]

    ^Mieny, C. J. (2003). Principles of Surgical Patient Care (2nd ed.). New Africa Books. p. 136. ISBN 9781869280055..

  • [5]

    ^IEEE Std 521-2002 Standard Letter Designations for Radar-Frequency Bands Archived 2013-12-21 at the Wayback Machine,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2002. (Convenience copy at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 [6]

    ^Jeffrey S. Beasley; Gary M. Miller (2008). Moder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 (9th ed.). pp. 4–5. ISBN 978-0132251136..

  • [7]

    ^Kumar, Sanjay; Shukla, Saurabh (2014). Concepts and Applications of Microwave Engineering. PHI Learning Pvt. Ltd. p. 3. ISBN 978-8120349353..

  • [8]

    ^Leonid A. Belov; Sergey M. Smolskiy; Victor N. Kochemasov (2012). Handbook of RF, Microwave, and Millimeter-Wave Components. Artech House. pp. 27–28. ISBN 978-1-60807-209-5..

  • [9]

    ^Ruey J. Sung & Michael R. Lauer (2000). Fundamental approaches to the management of cardiac arrhythmias. Springer. p. 153. ISBN 978-0-7923-6559-4.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15-09-05..

  • [10]

    ^Melvin A. Shiffman; Sid J. Mirrafati; Samuel M. Lam; Chelso G. Cueteaux (2007). Simplified Facial Rejuvenation. Springer. p. 157. ISBN 978-3-540-71096-7..

阅读 1223
版本记录
  •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