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1025113308/https://baike.sogou.com/kexue/d11046.htm

硝化棉

编辑
硝化棉

硝化棉即硝化纤维(又名纤维素硝酸酯,属硝酸酯类、火棉)是一种高度易燃的有机化合物,呈白色或微黄色棉絮状,溶于丙酮。它为纤维素与硝酸酯化反应的产物。通过用硝酸或其他强有力的硝化剂硝化纤维而形成。

1 应用编辑

在l'Armée博物馆展出的卡秋莎发射器的M13火箭:它的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是由硝基纤维素制成的。
用Ponceau S染料染色的硝酸纤维素膜,用于蛋白质印迹中的蛋白质检测
乒乓球,由硝酸纤维素(赛璐珞)制成

一灯箱上的硝化纤维膜,显示老化,由加拿大图书馆和档案馆收藏

部分硝化纤维已被用作塑料薄膜、油墨和木器涂料。 1855年,Alexander Parkes用硝酸和溶剂处理过的纤维素制造了第一种人造塑料硝化纤维(商标是Parkesine,1862年获得专利)。1868年,美国发明家John Wesley Hyatt对Parkes的发明进行了改进,发明了一种名为赛璐珞的塑料材料:用樟脑塑化硝化纤维,使其可以加工成成品,用于制作照相胶片。从19世纪80年代后期起,柯达和其他供应商就开始使用赛璐珞作为胶片基础,用于摄影、X射线胶片和电影胶片,称为硝化纤维胶片。由于硝酸盐薄膜不稳定而引起多次火灾后,“安全薄膜”(醋酸纤维素薄膜)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用于x光胶片,从1948年开始用于电影胶片。

1887年5月2日,Hannibal Goodwin申请了“照相胶片及其制造方法,特别与滚筒照相机相关”的专利,但是直到1898年9月13日专利才被授予。[1] 此时,George Eastman已经开始用自己的工艺生产胶卷。

从1889年8月Eastman Kodak公司的产品开始,硝化纤维被用作第一个柔性胶片基底。樟脑被用作硝化纤维膜的增塑剂,硝化纤维膜通常被称为硝酸酯膜。Goodwin把专利出售给Ansco,Ansco成功起诉Eastman Kodak公司侵犯该专利,Eastman Kodak公司于1914年向Goodwin 电影公司赔偿500万美元。

硝化纤维胶片曾一度被用于X射线摄影,在X射线摄影中,它的易燃性危害最为严重,因此在1933年,用于X射线摄影的硝化纤维胶片被禁止使用,1951年用于电影胶片的硝化纤维胶片也被废弃了,而在1951年,硝化纤维胶片被一种醋酸酯基的安全胶片所取代。 

腐烂的硝化纤维电影胶片 - 荷兰EYE电影学会

由于电影使用硝基纤维素薄膜,因此需要用石棉作防火放映室的墙面覆盖物。放映员的培训影片包括一段控制点燃一卷硝酸胶片的镜头,当胶片完全浸入水中时,它仍在燃烧。[2] 与许多其他易燃材料不同,硝化纤维不需要空气来保持燃烧,因为这种材料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足够的氧。一旦燃烧,就极难扑灭。将燃烧的薄膜浸入水中可能无法将其熄灭,并且实际上会增加产生的烟雾量。[3][4] 由于公共安全措施,伦敦地铁禁止在地铁上进行电影胶片运输,直到安全影片引进后很久才允许。

硝酸盐电影放映通常受到严格监管,需要广泛的预防措施,包括额外的放映员健康和安全培训。获准放映硝酸盐胶片的放映机有许多预防措施,其中包括在厚的金属盖中给进给盘和收线盘装上小狭缝,使胶片能够通过。投影仪经过改装,可以容纳几个灭火器,喷嘴对准胶片门。如果放在大门附近的一块易燃织物开始燃烧,灭火器会自动触发。虽然这种触发可能会损坏或破坏投影组件的大部分,但它可以防止火灾,而火灾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坏。投影室可能需要为投影窗安装自动金属盖,以防止火势蔓延到礼堂。乔治·伊斯曼博物馆的德莱登剧院是世界上少数几家能够安全放映硝酸盐电影的剧院之一,[5] 并定期向公众放映电影。[6]

人们发现硝化纤维素会逐渐分解,释放出硝酸,并进一步催化分解(最终形成易燃粉末)。几十年后,低温贮藏被发现是无限期推迟这些反应的一种手段。人们认为,20世纪初制作的绝大多数电影丢失的原因要么是由于这种加速的、自我催化的解体,要么是由于工作室仓库火灾。抢救旧电影是电影档案工作者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柯达公司生产的硝基薄膜可以通过其边缘的黑色字母“硝酸盐”来识别;这个词只有在黑暗的背景上用清晰的字母表示,它来自硝酸盐基的原始负片或投影打印,但手中的胶片本身可能是后来在安全胶片上打印或复制的负片。在硝酸盐薄膜仍在使用的那个时代,醋酸盐薄膜的一面用黑体字标明“安全”或“安全薄膜”。8mm、9.5 mm和16mm胶片原本是供业余爱好者和其他非戏剧用途的,从未在西方使用硝酸盐基底生产过,但有传言称,在前苏联和/或中国生产过16mm硝酸盐胶片。[7]

纤维素经硫酸和硝酸钾处理,得到单硝酸纤维素。这在商业上被用作“赛璐珞”,一种高度易燃的塑料,在20世纪上半叶用于油漆和摄影胶片。

从电影工业的起源到20世纪50年代初,硝化纤维胶片主导了专业用途的35毫米电影胶片市场。而基于醋酸纤维素的所谓“安全膜”,特别是纤维素二醋酸酯和醋酸丙酸纤维素,是在小规模用于小众应用(例如印刷广告和其他短片,以便通过它们发送)中生产的。在不需要消防安全预防措施的情况下,早期的安全膜基底相对于硝酸盐具有两个主要缺点:制造成本高得多,并且在重复投影时也不那么耐用。1948年前,与使用硝化纤维胶片相关的安全预防措施的成本显着低于使用安全基底的成本。这些缺点最终在1948年伊士曼柯达推出三醋酸纤维素基膜时得以克服。[8] 三醋酸纤维素很快取代硝化纤维成为电影工业的主要基。在此之前,柯达停止了一些硝酸盐胶卷的生产,1950年停止生产各种硝酸盐胶卷,1951年停止生产35mm胶片。[9]

三醋酸纤维素相对于硝酸盐的关键优势在于,它不像纸那样具有火灾风险(这种原料通常被称为“非易燃物质”:这是事实——但它是可燃的,只是不像硝酸盐那样易挥发或危险),同时它几乎与硝酸盐的成本和耐用性相当。 直到20世纪80年代,聚酯/聚酯薄膜开始取代它用于中间印刷和发行拷贝印刷,三醋酸纤维素几乎一直是所有胶片唯一的材料。[10]

聚酯比硝酸酯或三醋酸酯更耐聚合物降解。 尽管三醋酸酯分解的方式不如硝酸盐那样危险,但它仍会受到一种称为脱乙酰化的过程的影响,档案保管员通常将其称为“醋综合症”(由于分解薄膜的醋酸气味),这导致薄膜收缩、变形、变脆并最终不能使用。聚酯,如单硝酸纤维素酯,比其他可用的塑料更不容易拉伸。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聚酯几乎完全取代了三醋酸纤维素,用于生产中间体和脱模印刷品。

三醋酸纤维素仍然在大多数相机底片上使用,因为它可以在底片装配时用溶剂“隐形”拼接,而聚酯薄膜只能用胶带贴片或超声波拼接,这两种方法都会在镜框区域留下可见的痕迹。此外,聚酯薄膜强度大,在张力作用下不会断裂,一旦发生胶片堵塞,可能会对昂贵的相机或投影机造成严重的损坏,而三醋酸酯薄膜则很容易断裂,降低了损坏的风险。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许多人反对使用聚酯来制作发行版,因为超声波接合器非常昂贵,超出了许多较小剧院的预算。然而,在实践中,这并没有像人们担心的那样成为一个大问题。相反,随着自动化长时间播放系统在电影院的使用越来越多,聚酯纤维的更强强度在降低电影放映被电影中断的风险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尽管硝酸盐有自氧化的危险,但它它仍然被高度重视,因为它的原料比替代原料更透明,且较老的胶片在乳液中使用了更浓的银。这种组合可以产生明显更亮的图像和高对比度。[11]

1.1 其他用途

  • 硝酸纤维素载玻片、硝酸纤维素膜或硝酸纤维素纸是一种粘性膜,用于固定南方印迹和北方印迹中的核酸。它也用于蛋白质在蛋白质印迹和原子力显微镜中的固定化。[12] 因为它对氨基酸的非特异性亲和力。硝化纤维广泛用作抗原抗体结合诊断试验的支持物,例如妊娠试验、白蛋白试验和CRP。甘氨酸和氯离子使蛋白质转移更加有效。
  • 1846年,硝化纤维被发现可溶于乙醚和酒精。这种溶液被命名为火棉胶,很快就被用作伤口敷料。[13][14] 它至今仍用于局部皮肤应用,如液体皮肤和水杨酸的应用,水杨酸是复方疣去除剂的活性成分。
  • 阿道夫·诺伊(Adolph Noé)开发了一种用硝化纤维剥离煤球的方法。[15]
  • 1851年,弗雷德里克·斯科特·阿彻(Frederick Scott Archer)湿法胶棉工艺,作为早期照相乳剂中蛋白的替代品,将感光卤化物银结合到玻璃板上。[16]
  • 魔术师的闪光纸是由硝化纤维制成的纸或布,它几乎可以在强光下瞬间燃烧,不留灰烬。
  • 作为一次性密码垫的媒介,它们使垫的处理完整、安全、高效。
  • ɑ径迹蚀刻氡探测器中使用它。
  • 在太空飞行中,哥本哈根亚轨道公司在几次任务中都使用了硝化纤维作为丢弃火箭/太空舱组件和部署回收系统的手段。然而,经过几次任务和飞行后,它被证明在接近真空的环境中没有预期的爆炸性能。[17]
  • 硝化纤维漆在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被用作吉他和萨克斯管的涂饰剂,现在仍在一些应用中使用。这种涂料由杜邦公司(DuPont)等公司生产,也被用在汽车上,与芬达(Fender)和吉布森(Gibson)等许多吉他品牌等拥有相同颜色代码的汽车上。[18] 尽不过,由于污染以及漆面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黄和开裂,这种涂料不再受欢迎。
  • 硝基漆也被用作飞机涂料,涂在织物覆盖的飞机上以加固和保护材料,但已被替代纤维素和其他材料所取代。
  • 它被用来给扑克牌涂上涂层,并在办公室订书机中用来把订书钉固定在一起。
  • 指甲油由硝基漆制成,因为它便宜,干燥快,对皮肤没有伤害。
  • 硝基漆被旋涂在铝或玻璃圆盘上,然后用车床切割凹槽,制成一次性留声机唱片,用作压制或在舞蹈俱乐部演奏的母版。它们被称为醋酸盐圆盘。
  • 根据生产工艺的不同,硝化纤维被不同程度地酯化。乒乓球、吉他拨片和一些摄影胶片的酯化程度相当低,燃烧速度相对较慢,有一些烧焦的残留物。
  • 在丙酮中溶解25%左右的火棉,形成一种漆,用于木材整理的初期阶段,以形成具有深光泽的硬面漆。它通常是第一个被涂上的涂层,然后用砂纸打磨,然后涂上其他与之结合的涂层。

参考文献

  • [1]

    ^美国专利 610,861.

  • [2]

    ^Kermode, Mark (May 1, 2012).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Multiplex. Random House. p. 3. ISBN 9780099543497..

  • [3]

    ^Health and Safety Executive leaflet/cellulose.pdf.

  • [4]

    ^[失效连结]Interesting discussion on NC films. Archived 2014-12-17 at the Wayback Machine.

  • [5]

    ^"Nitrate Film: If It Hasn't Gone Away, It's Still Here!". Pro-Tek Vaults. 2015-06-04. Retrieved 11 March 2016..

  • [6]

    ^"About the Dryden Theatre". George Eastman Museum. Retrieved 11 March 2016..

  • [7]

    ^Cleveland, David (2002). "Don't Try This at Home: Some Thoughts on Nitrate Film,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 Home Movie Systems". In Smither, Roger; Surowiec, Catherine. This Film is Dangerous: A Celebration of Nitrate Film. Brussels: FIAF. p. 196. ISBN 978-2-9600296-0-4..

  • [8]

    ^Fordyce, Charles; et al. (Oct 1948). "Improved Safety Motion Picture Film Support". Journal of the SMPE. 51 (4): 331–350. doi:10.5594/j11731..

  • [9]

    ^Shanebrook, Robert L. (2016). Making Kodak Film (Expanded 2nd ed.). Rochester, NY: Robert L. Shanebrook. p. 82. ISBN 978-0-615-41825-4..

  • [10]

    ^Van Schil, George J. (Feb 1980). "The Use of Polyester Film Base in the Motion Picture Industry". SMPTE Journal. 89 (2): 106–110. doi:10.5594/j00526..

  • [11]

    ^Case, Jared. "Art Talk: The Nitrate Picture Show". Retrieved 10 March 2015..

  • [12]

    ^Kreplak, L.; et al. (2007).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of Mammalian Urothelial Surface". Journal of Molecular Biology. 374 (2): 365–373. doi:10.1016/j.jmb.2007.09.040. PMC 2096708. PMID 17936789..

  • [13]

    ^Schönbein, C. F. (1849). "On ether glue or liquor constringens; and its uses in surgery". The Lancet. 1 (1333): 289–290. doi:10.1016/s0140-6736(02)66777-7..

  • [14]

    ^Maynard, John Parker (1848). "Discove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new liquid adhesive plaster". The Boston Medical and Surgical Journal. 38 (9): 178–183. doi:10.1056/nejm184803290380903..

  • [15]

    ^Kraus, E. J. (September 1939). "Adolf Carl Noe". Botanical Gazette. 101 (1): 231. doi:10.1086/334861. JSTOR 2472034..

  • [16]

    ^Leggat, R. "The Collodion Process". A History of Photography..

  • [17]

    ^"In Space No One Can Hear your Nitrocellulose Explode". Wired. 2013-10-21..

  • [18]

    ^"What is "stand damage"?".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008-03-30. Retrieved 2008-01-15..

阅读 1.3w
版本记录
  • 暂无